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髖關節置換後是否仍適合騎車?

這是在Mobile01上看到的問題,在這邊分享我的看法
運動對於寬關節置換者的好處包括
1.心肺功能增進、整體身心健康增進
2.減少體重,減少關節負擔
3.增加平衡感與協調性,減少跌倒機會
4.增進肌肉強度,增進關節穩定度

自行車對於髖關節置換者的缺點在於
1.增加關節磨耗,磨耗的碎削可能引起一些生理反應,造成關節鬆脫
2.車禍

對於高衝擊的運動,籃球、舉重等等,不被建議在髖關節置換後執行是可以理解的,那騎車呢?
2008年的The journal of joint and bone surgery中有一篇相關的文獻可以作為參考
表題為Athletic Activity After Total Joint Arthroplasty
文中給了一個表格

這個表格是Hip Society Survey對於髖關節置換後的運動建議。1999年的建議,公路車被放在"Allowed with Experience",就是有經驗才去從事,主要應該是擔心車禍吧?等到2005年,被歸類在"Allowed"建議選項之一。

Sports Medicine 2002年的文章Exercise Recommendations After Total Joint Replacement也有一些相關的內容。

這個表格是在比較每一項動作對於髖關節的負擔。如果以5km/hr走路是4.7倍體重那麼40W的騎乘大約是0.5倍...40W什麼鬼啊,平路巡航大約是200W。表格中提到Cycling with high resistance是1.4倍但是並沒有說瓦數是多少。另外有用膝關節為標準的則提到120W騎乘約為1.2倍...不論如何,都約略可看出騎車真的是對關節負擔比較小的運動。
紅點處的角度是本文所關注的,手術後初期建議不可超過90度

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公路車的設定多少都要趴。髖關節的彎曲到底可以到什麼程度是個問題。手術完的一段時間不可以彎曲超過90度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要避免關節脫臼。長期而言,隨著人工關節的進步,確實有一些人工關節也可以做蹲下的動作,但是仍不建議常作。基於上述討論,既要騎車,又想要減少髖關節過度彎曲,考慮登山車加上適當的fitting應該可以達到,要不然就改騎斜躺車吧!


補充一些內容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2011 Feb;469(2):417-22.
Hip dislocation: are hip precautions necessary in anterior approaches?
這篇文章收集了兩千多個案例,想要討論如果從前面開刀的術式,是不是可以不必在術後限制髖關節的活動角度。結論是從前面開,術後短時間不必特別限制髖關節角度。術後都不需要限制髖關節活動,長期應該更不需要限制吧!?

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 Vol. 25 No. 6 Suppl. 1 2010
Early- and Late-Term Dislocation Risk After Primary Hip Arthroplasty in the Medicare Population
這篇文章討論的是兩年內的人工髖關節脫臼,以及兩年以上的人工髖關節脫臼。其中提到的包括手術技巧、使用人造股骨頭的大小(用大一點的比較不會脫臼)、病人本身的身體狀況(年齡等等)。沒有特別提到角度限制問題。

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 December 2010
Hip replacement in the athlete: is there a role?
這篇文章算是比較直接的提到了髖關節彎曲角度的問題,但是也只說了使用大的人工股骨頭比較不會脫臼,但是大的股骨頭上市時間還沒有很久,是不是會有其他的影響還要再看

我的想法是,
1.從骨科醫師的觀點,保護好不容易換上的髖關節是最重要的,如果詢問你的骨科醫師,可能還是會得到"應該限制髖關節活動角度的建議"
2.整體而言,騎車應該是適合的運動,但是要如何經過研究來評估"公路車"會對"人工關節、或者是病患本身"的整體效益顯然是很困難。
3.因此我還是建議調整騎姿,或改騎斜躺車。另外,千萬不要出車禍喔!

6 則留言:

李思平(Szu-Ping Lee) 提到...

以磨耗來說騎車是一定ok的,跟走路比起來騎車的衝擊力都要低的多.所以這個部分不需要擔心.
至於手術之後彎曲90度的問題,似乎現在骨科手術的方向都是朝minimally invasive前進,手術剛完成的時候當然是不可能馬上騎車上路,不過騎騎固定式腳踏車應該是不成問題.不要拉到開刀刀口應該就是ok吧.

Paco 提到...

開完刀的復健不建議hip flexion超過90度這個大家都知道...主要的原因與incision的位置有關,大部分都是外後側approach,但是如果復健一段時間以後,甚至是anterior approach,是不是就可以不受hip flexion角度的限制呢??

Rity Liu 提到...

我的意見是~~
經過骨科手術後的病患,傳統上都會希望他多休息,等到骨頭阿肌肉阿什麼的都復原後,再作活動
但是有動過手術的就知道,某部份的關節,限制其活動一段時間後,關節活動角度就會變小很多,一般就是對病人說筋變緊了,對於體力和活動能力還OK的人來說,經過適當的活動後就可以恢復,但是如果術前就已經行動上不是相當良好的人來說,會要經過一段很長的復建過程~所以在我面對的,都會要求他在不影響傷口的情形下就要開始復建,不然可能等到完全康復後,怎麼走都忘了。
以這議題來說,我的看法是,踩踏腳踏車,應該是一項比走路對膝蓋負擔還要小的運動,如果他能夠保持輕踩不重踩的話,在術後初期就應該以室內固定式的為主,這樣可以避免事故發生,而且比較好去觀察注意關節活動角度,要讓關節活動,又不能活動角度過大,之後等都復原後,再實際上路進行活動。

Fred 提到...

復健一段時間,只要病人沒有不適感,我就不再在意九十度的問題。因為人工關節的耗損,主要是來自承重,open-chain的ROM or moderate resistance ROM 基本上在日常生活中佔極少的時間,所以,病人若沒有不適感,要怎麼騎就怎麼騎。不過,還是stationary bike會安全一點啦。

Paco 提到...

Fred是在美國職業的物理治療師,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不過我很想聽聽骨科醫師的意見,或者是骨科醫師實際在臨床上會怎樣告訴病患,畢竟承擔最大風險的還是骨科醫師!

Jacob 提到...

我右側因為股骨頭壞死目前安裝陶瓷人工關節,
剛出院一個月不可以上舉超過90°,
之後就沒有動作的限制,
但醫師不建議會有劇烈頓挫的運動,
例如籃球羽球或需跳躍奔跑的運動,
建議從事較溫和例如游泳、騎自行車。
目前騎鋁公路車,
距離持續增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