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訂購的 Sram 套件 |
Sram Force 的大盤 + 外掛式BB |
Sram 1070 11-28T,相當受到客人喜愛的飛輪齒數 |
Sram 的夾器設計優良,絕佳的手感,加上Q度很好的剎車力道 |
客人訂購的 Sram 套件 |
Sram Force 的大盤 + 外掛式BB |
Sram 1070 11-28T,相當受到客人喜愛的飛輪齒數 |
Sram 的夾器設計優良,絕佳的手感,加上Q度很好的剎車力道 |
使用專用注射筒,將 Notubes 止洩劑注入內胎 |
旋轉輪組,讓 Notubes 止洩劑均勻地分佈在內胎裡, |
經過一段時間的騎乘,終於遇到了,不知是幸還是不幸,外胎上可清楚地看到破洞,另外可以看到止洩劑的痕跡 |
卸下外胎,可以看到白色的 Nobutes 止洩劑留在胎裡,過程中完全感覺不到破胎,如果不是仔細檢查,看到外胎上的破洞,說實在還不知會騎多久才發現 |
![]() |
KCNC 的標準包裝盒 |
內裝 KCNC 的鈧合金 ISIS BB |
![]() |
這款是設計給兩盤的公路車使用的,規格有 68-108 和 73-108 ,以適應不同寬度的五通,同時有日式牙或義式牙可供選擇,實測重量 156g,相當輕量的。 |
這款是設計給三盤的登山車用的,卡體設計給五通軸芯 68mm 和 73mm 共用,如果安裝在 73mm 的五通,BB 上的墊圈要取下來,68mm 的就不需要了,實測重量 181g,對於重量很敏感的車友,是很好的選擇。 |
簡單地抓幾向新進的 Deda 產品來拍照 |
Deda 新款的公路車小彎把 Zero 100,上把位是扁平管設計,可以加大手掌的接觸面積,減少手掌對彎把的壓力。 |
Deda 採 RHM 設計的小彎把,全名是 Rapid Hand Movement,借由小彎的設計,可以讓騎士在上下把位間,快速地移動。 |
一直廣受好評的車手帶,除了原有的款式顏色外,今年還多加了 透氣的把帶,照片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穿孔的把帶,質感相當的好。 |
因應今年流行的白色款,Deda 也推出一系列的白色組件,如照片上的龍頭,其它還有車手和座管,對白色有喜好的騎士是很好的選擇。 |
為什麼寄來的前後花鼓是不同品牌的 |
看看前花鼓,哇!是左撇子花鼓耶,右側看到的是軸芯蓋 |
花鼓左邊特寫,很大的一顆培林 |
用這些零件來編輪,Alexrims XCR Pro 框,Element lefty、Hope II 花鼓,Sapim CX-Ray 扁鋼絲和 SILS 鋁頭 |
左撇子花鼓的左右兩側培林尺寸不同,費了點心思才把輪組掛上校正台 |
編好的輪組,可以看到前輪左邊的特大號培林,因為是碟剎輪組,前後皆採用32根鋼絲,3x交叉編法 |
![]() |
感謝車主提供輪組安裝在車上的照片 |
![]() |
輪組的配色和車身的配色非常地 match |
![]() |
Performer 小徑車改裝前的照片 |
![]() |
要重新走線,先把車手帶拆了 |
![]() |
拆下來的零件,輪組、夾器、變速、剎車線管,飛輪待會要裝在新輪組上 |
![]() |
拆除後的照片,看起來空空如也 |
![]() |
使用扭力扳手安裝飛輪 |
![]() |
裝上新輪組,白色的 Alexrims R390 框加上白色的花鼓,鋼絲選用 DT 的黑色鋼絲,利用顏色的反差讓白框更加地凸顯出來 |
![]() |
夾器也更換為陽極紅的,和車色滿相配的 |
![]() |
重新走線的同時,換上白色的剎車和變速外管,再纏上白色的車手帶,就是要一整個白就對了 |
![]() |
完成後的照片,在白色輪組的襯拖下,車子整個亮了起來 |
中場休息時,隨手把車子往地上擺 |
雖然胎寬是1.8的,使用 Notubes 系統,低胎壓可以讓外胎有更大的接地面積,對於泥地也可以發揮更好的抓力地,對照組是 Huxley 的 2.1 外胎,胎上淺淺地一些泥土 |
林道越野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故障排除的能力是有需要的 |
騎沒多久,外胎和卡踏上沾滿泥 |
肥油貓正在嘗試俗稱碗公的障礙地形 |
算是成功通過 |
騎不過也沒關係,用牽的也可以 |
剛好遇到前輩來試跳台,這邊的林道是由這位前輩整理的 |
![]() |
跳台前的木板下是條水溝,如果沒跳過,落地姿勢又不好,大概會撞破木板,掉到溝裡去 (Huxley攝) |
![]() |
玩泥巴的感覺真的很好 (Huxley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