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TR 花鼓 + Kinlin ADHN Cyclo Cross 越野公路車輪組
|
![]() |
前輪採用 DT Competition 鋼絲 3x 交叉式編織
|
![]() |
後輪同樣採用 DT Competition 鋼絲 3x 交叉式編織
|
![]() |
XTR 花鼓 + Kinlin ADHN Cyclo Cross 越野公路車輪組
|
![]() |
前輪採用 DT Competition 鋼絲 3x 交叉式編織
|
![]() |
後輪同樣採用 DT Competition 鋼絲 3x 交叉式編織
|
EUAQ 台北團和台中團在惠蓀林場會師,出發前合影
|
![]() |
在林道的入口,接下來就是 off road 的路段。
|
![]() |
從入口下切到溪谷,過這攤水之後,正式開始今天的行程
|
![]() |
望石的柯南
|
![]() |
蜿蜒的河道,也會有遊客入內健行
|
![]() |
在這樣的峽谷中騎乘,別有一番風味
|
![]() |
碧綠色的流水和奇石,交織出美麗的畫面
|
![]() |
延路大約有3~4處這樣的飛瀑,水量雖然不大,但也替這個峽谷,增色不少
|
![]() |
坐石休息的葉子和狐狸。騎著 Cyclo Cross 的狐狸,不知是不是第一個勇腳,至少今天只有她一人是
|
![]() |
道路施工,等待放行
|
![]() |
因為是藉施工便道而入的行程,工地到了也代表到此為止
|
![]() |
回頭到北港溪畔的野溪溫泉,泉水從石縫中滲出,水量不多但底下的池子聚水後,可供人泡湯
|
![]() |
今天的目的地,溫泉池旁,拍照同時註記到此一遊
|
![]() |
這次除了 off road 騎乘之外,還順道測試了這款 nano campro full hd 的運動攝影機
|
![]() |
回程在陡直的峭壁上,看到這個人工步道,原來是高大圳的引水座槽,實在是個不簡單的水利工程
|
![]() |
騎車後,熱騰騰的泡麵是最受歡迎的
|
活動結束,合影後解散
|
Manupulo 的 Cyclo Cross 鋼管車,以 Tig 工法燒銲而成
|
鋼管車組裝的標準程序,立管的銑管,可以去除車架燒銲時,留在管內的殘渣
|
頭管的內管和端面處理,確保頭碗安裝時的平整
|
五通銑牙,去除車架在燒銲和烤漆時,留在內部的殘渣和漆料
|
五通端面處理,確保可以平整地安裝外掛式 BB
|
後變速器固定孔的順牙,可以沾黏在固定孔裡的漆料去除
|
台灣氣候潮溼,在管內噴上 Wurth 防鏽劑,保護車架內管,減少發生鏽蝕的情況
|
在右下叉貼上 3M 的保護貼,減少鏈條的接觸而產生掉漆的清況
|
安裝 Shimano 外掛式 BB 蓋
|
安裝大盤腿組,同時用 ParkTool TW-1 檢查大盤迫緊螺絲的固定磅數
|
固定大盤左腿,當然也是要用扭力板手確認螺絲的固定磅數
|
使用 Parktool DAG-2,檢查和校正後變勾爪,可以讓後變速器的運作,更加順暢
|
安裝 RD-5701 後變速器,這款新的後變速器,可以支援最大到 32T 的飛輪,對於長途旅需求的 Cycor Cross 旅行車,是很有幫助的
|
安裝前變速器,同樣用扭力扳手,確認螺絲固定磅數
|
使用 Park Tools 打鏈器,安裝鏈條
|
傳動部完成
|
安裝 ST-5700 變把,走線中
|
夾器是 Cyclo Cross 的吊式剎車,採用的是 Avid Shorty Ultimate,這款吊剎的優點是夾臂角度可調,因為是旅行用途,設定為V字型夾臂,可以有最大的剎車力道,如果是越野需求的 Cyclo Cross,也可把夾臂調成水平,以減少泥土等異物卡住夾器,另外一個優點是剎車座採用公路車系統,所以可將剎車皮換成 Carbon 框用的,這樣就可以使用 Carbon 輪組。
|
使用 Silva 綠白紅的三色車手帶
|
整車完成
|
Chosen 花鼓 + Kinlin MX4 Cyclo Cross 越野公路車輪組
|
前輪組
|
後輪組
|
Lynskey Cooper cx 越野公路車架,外形看起來和公路車很相似,比較明顯的差異是後上叉的剎車座,車架幾何角度等細節,則要仔細比較才看的出差異。 |
裝上鋼前叉,其它的零件大多由車主的舊車上移置過來 |
花了一段時間才找到合適的 cyclocross 用框,由樂騏手工編組 |
以 Sram Rival 為主的套件 |
一般 cyclocross 的車架,為考量越野的需求,變速走線多為上管上方,前變的走線需要安裝行程轉換器,將前變的內線由上拉轉換為下拉方式 |
可以適應宽胎的吊剎,這款 Avid shorty 4 是新的設計,直接使用V夾的剎車塊,除了可以調整角度外,吊剎本身也附左右張力調整螺絲,可以很輕易地調整剎車的間距 |
整車完成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