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IF Ti Crown Jewel 組車

這款 IF 的鈦車架,香草色為底,搭配藍紫色的貼標,非常的典雅,可口....

IF Ti Crown Jewel 車架,是的,這是鈦車架,香草色為主的烤漆

藍紫色的 IF 貼標

變速套件為 Sram Red,為了搭配 XX 的 11-32T 飛輪,後變改用長腿的 Rival

走線中

最後換上白色變把套,綁上白色握把帶,視覺效果破表

完成照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烏來沙朗牛排團 - 新增馬祖來的訪客

只要是週二沒下雨,烏來牛排是一定要的,今天多了個馬祖來的訪客,歡樂依舊。

正在國軍 online 的嘴砲王,才剛下飛機就迫不急待地跟著跑來了

吃著熱騰騰的牛排大餐,真是過癮啊!

餐後再加碼燒仙草,吃很大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IF Factory Lightweigh 組車

這支 Factory Lightweight 車架組車,是由車主舊車上的零件移置過來的,組車的同時,一起將零件做清潔整理,新車架組立完成後,可以換然一新。

IF Factory Lightweight 車架,酒紅色的塗裝,看起來很有氣質

車主舊車架拆卸下來的零件

使用專用工具,拆除 Campy Ultra-Torque 大盤上的培林

準備安裝 Enduro Campy Ultra-Torque 大盤用的陶瓷培林

左右腿皆己裝好 Enduro 的陶瓷培林

零件己經清潔保養完成

組裝過程

走線已經完成

全車完成照

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Stijncycles 組車

這是在法藍德斯的一家手工車架廠,以車架師傅 Stijn 為車架品牌名稱,除了固定尺寸的車架外,也接受客製的定單,這支車架是車友自行和 Stijn 接洽後買來的,由我們準備相關的零配件。來看看這款車架特別的地方。

Stijn 手工鋼管車架

車架以 Stijn 命名,同時秀上 法藍德斯 的獅子 logo

除了車架上 法藍德斯獅子 的 logo 外,上管還刻銲了同樣的 logo 上去,有非常強列的 法藍德斯 風格



比較特別的是變速和剎車是走內管的,在鋼管車裡算是少見的做法,當然也在組裝過程中,遇到一些麻煩

車架後三角的內側,拋光成亮銀色,非常地特別

頭碗銑上下內管和端面

五通的銑面和銑牙

變速勾爪的螺孔也用處理過

後勾爪調整螺絲銑牙

組裝過程

已經走好線

由於車架沒有變速調整螺絲,只好加裝迷你調整扭

綁上 Stella Azzurra 車手帶,質感不錯

車手走線後的樣子

完成的車車照

裝上座墊,踏板,實測重量為 8.52kg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橢圓比較好!?(橢圓盤討論)

橢圓盤,這個議題看起來很新,其實已經在單車史上出現過好幾回了。

先討論一下一般踩踏出力的模式。

下圖是力量與角度的分布圖。把上死點定為0度,下死點180度。大部分的踩踏出力位於90度。迴轉的速度在上下死點會較快,在90度較慢(也就是踩踏中會出現快、慢、快、慢,的變化)。現在的橢圓盤都是把長徑放在大約垂直曲柄的角度,增加90度角附近的力矩
踩踏力道在90度付近最大

回到主題
講到橢圓盤的歷史,可能會有人腦中浮現Shimano Biopace。這個產品從1983推出到1993停產。Biopace與我們現在看到的橢圓盤設計剛好相反。在上下死點的力矩最大;90度處反而較為輕鬆。這樣的設計目的在於

1.比較適合三鐵從單車轉換制跑步
2.上下死點加重力矩,減慢通過上下死點的時間(迴轉快慢差距縮小),整體踩踏更順暢
3.在登山車騎乘off road時可以避免瞬間出力(90度方向)造成的打滑,使踩踏更有效率
4.踩踏回轉間的快慢差異減少,可以減少對於膝蓋的衝擊。

Shimano Biopace,橢圓長軸"平行"曲柄,與現在流行的橢圓盤剛好相反
我認為這種設計違背了"有氧運動"的基本原則,有氧運動強調肌群反覆收縮與放鬆。收縮、放鬆之間血液得以反覆填充。Biopace的設定讓踩踏中原本應該放鬆的上下死點增加出力,整個踩踏中少了可以放鬆的部分,是否有可能讓有氧的效果變差呢?

上面這些效益到底有多少證據很難證實,但是從沒幾年就停產可以見得效果顯然不怎樣。一些研究論文倒是可以讓我們了解Biopace在科學上到底有沒有比較厲害

Med Sci Sports Exerc. 1992 Oct;24(10):1114-22.
這篇文章的結論告訴我們,Biopace並不會讓踩踏比較有效率(大部分的看法也是如此)!
J Physiol Anthropol, 28: 261–267, 2009
這篇2009年的文章倒是認為Biopace可以減少乳酸的產生,不過都已經停產了才說有用是怎樣XD

然而,看到現在的橢圓盤設計,讀者可能會認為Shimano怎麼會生產出這麼違背常理的Biopace。怎麼想也應該像現在的橢圓盤產品,加重90度角付近(三點方向)的踩踏齒比。讓踩踏在上下死點更快速通過,增加90度角的踩踏時間!

有趣的是知名部落客Sheldon Brown 在一篇討論Shimano Biopace的文章提到,在Biopace更早之前就有類似現在的橢圓盤設計(大盤長軸垂直曲柄)。不過究竟是什麼廠牌,網站倒是沒有特別提到。Shimano會做出Biopace是看到早期橢圓盤的一些問題,才設計了"大盤長軸平行曲柄"的橢圓盤,而當年所想解決的問題,或許在現在的橢圓盤也會出現....XD
Ridea橢圓盤,橢圓長軸幾乎"垂直"曲柄
現在的橢圓盤設計,加重了90度踩踏位置的齒比。如此可以加速踩踏通過上下死點,增加主要出力位置的時間。也就是說迴轉中的"快、慢"變化會增加,這樣的設計被認為有以下的缺點

1.迴轉加減速變化增加可能會增加膝關節的負擔
2.迴轉加減速變化增加可能造成高迴轉時屁股的跳動
3.橢圓盤增加最大踩踏力道的齒比,也可能增加膝蓋負擔
4.迴轉加減速變化增加身體會浪費一些能量在應付這個變化

最重要的是,揪~鏡~會不會比較快呢?
Eur J Appl Physiol (2004) 91: 100–104
Int J Sports Physiol Perform. 2010 Dec;5(4):459-68.
大部分的研究顯示....不會...

那為什麼08年環法冠軍 Carlos Sastre還要使用Rotor的橢圓盤呢?因為雖然"沒有比較快",但是也"沒有比較慢"大部分的研究做起來是認為沒有差別。我想應該是這個原因,廠商願意贊助的話,車手也沒有理由不用。早年的設計遇到的還有變速調整的問題,這個部分現在的科技已經足以克服。

照Sheldon Brown的說法,這個議題就是每十幾年要拿出來冷飯熱炒一下。從Shimano Biopace 到現在的Rotor、Ridea。大約也是經過了十五年。究竟新一代的橢圓盤會逐漸蓬勃還是無疾而終,再過個十年即可分曉!

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0222 烏來沙朗牛排團

雖然在上個月已經成功開團,上次沒跟到的隊友還是一直欀著要開團。好不容易等候週二的時間,難得的是天氣很好,所以就再揪一團。烏來沙朗牛排團,讓大家品償這個汁多味美肉大塊的烏來牛排。

照例在樂騏單車集合,砲爹和  Gland 直接在新店捷運站等候


今天來的人不少耶

同學,不要隨便佔用大型車的車位哦!

今天可以座滿一桌耶

這次直接點 double 的,夠大塊吧!

大伙一起大塊垛宜

下周如果好天氣,再來吧!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童車挑選建議

內容參考自下面這篇文章
Applied Ergonomics 41 (2010) 428–435

先來點題外話,這篇文章主要是要討論大賣場的車應該要做成怎樣的尺寸,才會適合兒童騎乘,文中先依據一些以往的研究給予騎姿建議(主要是針對初學兒童)。接著他取得了一千多位希臘兒童的身體數值(身高、手長、大小腿長、跨高等等)。然後依據前面的"騎姿"計算出大賣場車應該要做成怎樣的尺寸,才會比較適合初學兒童騎乘。並且給予車廠建議,下圖就是他的結論。基本上是在overall reach不變的前提下增加座高以及龍頭高。

圖中銀色是原本賣場車範本,紅色建議改造方向

同樣的實驗在台灣說不定結果也差不多,因為賣場車普遍都會把立管做的比較短,應該是擔心車子太高,購買者腳踩不到地就不敢買。立管不高,頭管自然也會比較低。偏偏賣場車或許為了減少成本,座管都很短,可以調整的空間也不大...

以下回到本文主題
文中對於童車(主要是針對如上圖的賣場登山車)挑選建議如下
當小朋友坐在車子裡時應該要達到以下標準:

1.手握握把,上身約前傾15度(個人認為應該可以在前傾一點,總之不要坐的死挺挺,我想15-30度都是ok的)。
2.膝蓋彎曲在下死點不要超過150度,上死點不要小於65度。
3.手肘彎曲約20度
4.握把寬度要超過肩膀

以上建議主要考慮舒適、安全、操控,整理如下圖

文中也對跨高與車量選擇做出建議。例如:
1.身高<120cm應選擇16吋以下車輛
2.身高120-140cm 依據跨高有三種選擇
(1)跨高小於52cm, 16吋車輛
(2)跨高 52-74cm, 20吋車輛
(3)跨高 >74cm, 24吋車輛

更高的身高、跨高以及相對車量選擇如下表,不過似乎超過了"初學童車的範疇"就不在此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