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Peloton Roubaix Force 鋼管公路車

Peloton 是國內知名的,Roubaix 是旗下的鋼管車,保留傳統鋼管車的回彈 Q 感,搭配碳纖維的前叉,讓整車有更好的操控性。由樂騏單車精心組裝,以最佳的品質呈現車主。

Peloton Roubaix 車架

車架頭管銑面、和內孔

車架五通的處理

安裝前叉組

組裝中,搭配 Sram Force 套組

整車完成照

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純棉胚布手工單車包 帝大水族限定版捲捲包

這款手工包是專位帝大水族縫製的捲捲包,肧布是帝大水族車衣同色系的桃紅色,加上手繪的帝大水族字樣,皮製的扣帶,質感再加分。

帝大水族限定版捲捲包,可以用皮製扣帶綁在車手上

在座弓加上 bag loop,也可以固定在坐墊後方

打開捲包,內袋部份可以工具、內胎等隨車用品

捲捲包的另一個好處是容量可以很彈性地加大,包條備用管胎或風衣也是非常容易的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Park BO-5 開瓶器

店裡引進玻璃瓶可樂時,臨時拿個踏板扳手來開瓶,被酸不專業,沒關係,現在有個專業的開瓶器,照過來看看。

自行車專業工具大廠 Park 出個水壺加水壺架,沒什麼大不了的,雖然長的有點普通又有點怪

裝在車架上沒什麼問題,只是為什麼要有個長長的護弓

原來是這樣,長長的護弓是個開瓶器,裝在牆壁上,可樂瓶靠上去就可以直接開口,而且只需單手就可以操作,既專業又方便

水壺的作用是這樣,開瓶之後,瓶蓋就直接往下掉進水壺,累積一定數量後,直接丟去資源回收,真是方便

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Parlee Z1 組車

這款是 custom made 的訂製車架,車主是女性,車架看起來比較小,走是還是低調的風格。


Parlee Z1,少見的 UD 管材,低調的廠標。


組裝中,裝上暫用的座墊


Sram Red 前變


Shimano 7900 前變速器搭配 Red 大盤

Rival 中短後變速器,配上 XT 11-32T 10s 飛輪

組裝完成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騎車三個月,兩腿粗細不等!

二十五歲女性,公路車騎士,體型偏瘦,BMI:21.9
騎乘公路車三個月,每週平均兩次,一次夜騎一次週末,爬坡為主。
來店主訴:"右下肢在騎車三個月之後明顯變粗!"
想在這輛車上找出一些不對稱之處,當然是找不到....

大部分的人身體兩側都是不對稱的,如果有運動習慣,這種不對稱會因為慣用側使用的更多,差距可能更大。比方打籃球、棒球的人,慣用手是右手的話,右手臂一定會比較粗。但是籃球單腳起跳動作較多,慣用右手的人又多用左腳起跳,因此反而非慣用腳比較粗。足球的話,踢球還是以慣用側為主,因此慣用右手的人,右腳可能比較強壯。

然而,單車、游泳、長跑都有個同樣的特色,強度相對其他運動較低,而且非常對稱。這樣的運動要造成兩側不對稱,而且是短時間(三個月),並不是很合理。

另外,女性車友隊身材抱怨的可信度也令我質疑。究竟是原本就比較粗,還是騎車以後才有變化?如何證明?

腿圍的評估有其標準,比方說以膝蓋股中心為基準,往上15公分處量測腿圍,長時間做紀錄,如果這樣的方法真的量測到單一支腳變粗,就可靠多了。不過這需要一些時間,也無法立刻得到數據。不過這位女車友的說法,倒是讓我願意去相信她的抱怨是真的。車友提到,她的下半身本來就比較"有肉",她自己也長時間會注意這件事情,因此腿部粗細一有不同她馬上就發現了!
右腳小腿明顯比左腳粗。大腿的部分實際丈量在髕骨上方15公分處右腳腿圍較粗3公分

顯然這位車友的騎乘有某個造成她出力不對稱的因子,那要怎麼把這個問題抓出來呢?
我第一個想到的辦法是騎滾筒訓練台,出力不平均在滾筒上會被放大,可惜對三個月車齡的車友來說有技術上的困難
接著我認為看她爬坡時上半身的擺動是否對稱,或許可以成為觀察指標
不過在這之前,決定先讓車友架上訓練台,看看有什麼"不對稱"的地方(腳踏車哪裡能不對稱了XD)
評估雙下肢柔軟度

評估雙腿長度


中間過程不贅述,這位車友騎乘真的有明顯的不對稱。因為沒有穿卡鞋,兩足若都以姆指球為基準,與踏板軸心的距離竟然可以差距兩公分!我們重覆了三次以下的動作。
1.車友自然踩踏到她覺得與平常騎乘類似
2.我閉著眼睛抓出她的姆指球,
3.計算與踏板軸心的距離,兩側比較
事實上,她左腳可以說是踩在比較接進足弓的部位,右腳則比較接近姆指球。或許是右下肢原本就比較有力氣,因此被放在比較容易出力的位置。放在容易出力的位置,又使得右下肢比較容易出力。久而久之惡性循環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踩踏時以姆指球為基準,左腳比右腳較前方2cm


同時間我們也評估了雙下肢柔軟度與是不是有明顯的長短腳。似乎找不到兩側明顯的差異。因此建議此車友可考慮卡踏使用。固定踏施力點,如此不僅可以平均雙側力量,也可以讓踩踏更有效率!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你的"腿"多長?(曲柄長度討論)

曲柄長度挑選公式百百種,大多都是使用跨高作為評估標準
曲柄長度為bb中心到踏板軸心

Google 關鍵字"Crankarm length calculator"就可以查到許多相關資料
比方說提供公式的

曲柄長(mm)=2.16 x 跨高(cm)

或者是直接可以查表的
跨高 < 29 inches - 165 mm 曲柄
跨高 29 - 32 inches - 170 mm 曲柄
跨高 32 - 34 inches - 172.5 mm 曲柄
跨高 > 34 inches - 175 mm 曲柄

曲柄長度通常標示在這個位置


Arnie Baker 在Bike Fit 4th edition中也給了跨高與曲柄長的建議
一英吋=2.54公分

文中提到,可選擇建議範圍內,或比建議範圍短2.5mm的曲柄
在合理的範圍內,挑選較短的曲柄,會提供比較順暢的迴轉。挑選比較長的曲柄則會提供比較大的力矩。在高迴轉踩踏的前提之下。比較各人的想法是,短的曲柄大不了騎不快,曲柄太長會增加關節負擔,可能因而受傷。因此,通常會建議挑選標準或者較短的曲柄。

身高與跨高的比例沒有找到比較大規模的資料,可能是測量上客觀度不足(用力阿魯巴跟輕輕阿魯巴會差1cm),不過網路上的論壇,車友回報的數據大約在45%左右。讓我們用上面幾組建議曲柄長來估算一下身高與曲柄的關係
*B=預估跨高,把文中提到的各個公式拿來試算看看

雖然各個公式推算區來的建議曲柄長度差異頗大,但是身高165cm使用170mm甚至172.5mm曲柄,或者是身高不到180cm卻使用175mm曲柄都是值得商榷的。尤其是身材較矮小的車友,使用172.5mm的曲柄,往往都是車店把庫存的套件組裝為成車販售。因為172.5mm曲柄為大宗,庫存自然也多。這些庫存零件通常等級不錯,以成車購買起來也很划算,但適不適合使用就另當別論了。

=以下為自打嘴巴=
Can J Appl Physiol. 1997 Oct;22(5):429-38.
The effects of bicycle crank arm length on oxygen consumption.
這篇文章是討論六位訓練過的車手使用 165、170、175 mm曲柄。想知道踩踏效率會不會因為曲柄長度有所差異。也想知道曲柄與腿常是否有辦法找到一些相關性。結論是,對於每一位車手來說,確實會有踩踏效率最高的曲柄長度。但是曲柄長度與腿長之間的關聯性,似乎沒那麼高。

多方意見,提供大家參考囉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Parlee Z5 組車

有別於先前幾支 Parlee 車架,這款 Z5 是一體式碳纖車架,有著和 Z1 不同的視覺效果。


Parlee Z5 車架,下管印有明顯的廠標


Z5 的廠標

大口徑的 BB30 車架五通設計

有個問題是預計安裝 GXP 的大盤,是傳統 BB 的設計

這時候就需要這組轉接座,讓 GXP 大盤組可以順利地裝上 BB30 的車架

安裝上 BB30 專接座

使用 Park CRS-15 來安裝前叉座環,下環的尺寸是 1 1/4 吋

採用 Red 為主的變速套件

走線中

完成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