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粉紅色的碳纖車架,看到的貼標有 ADSL 和 EUAQ.ORG |
前叉是全碳纖車,座環是 1.5 吋的,得配合 Park CRS-15 安裝工具 |
前叉上的貼標是 帝大水族 |
前變走線為內管式,在出口處加上導管和防水處理 |
這支車架比較特殊的地方,前夾器是躲在前叉的後面 |
後夾器藏在下管的下方 |
整車搭配 Sram Apex 套件 |
走線後,配上 Deda 白色車手帶 |
完成照 |
車主不肯來台北騎回彰化,只好幫他打包 |
然後叫快遞送去彰化 |
IF Steel Crown 車架組,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後變勾爪,是支標準的公路車架。 |
採用 White Industries 的單速大盤,搭配四方軸芯的 BB。 |
安裝好的 BB,外觀上可以看到 Enduro 的培林。 |
White Industries ENO 的單速大盤,拋光銀的亮面處理,相當好的質感。 |
就是這顆 White Industries ENO 的花鼓,從照片上可以明顯地看出,是偏心軸設計,轉動軸芯,即可改變後輪軸的位置,這樣就可以把調整單速鏈條的張力,讓固定後勾爪的公路車架,可以改裝成單速車來騎乘。 |
示範一下偏心花鼓的動作,裝上時,可以看到鏈條是鬆的。 |
轉動偏心軸,即可將鏈條拉緊。 |
搭配 Dia Comope 剎把和陽極紅夾器。 |
紅色車手帶,整車完成。 |
原本車架上的水壺架螺絲孔,好不容易才把螺絲取下,因為螺牙變形,無法用拉帽工具重新拉緊,所以得挖除重建 |
說挖除,其實是用電鑽在舊拉帽上鑽孔,就可取出舊拉帽 |
既然要重建,乾脆所有的水壺架螺絲全部換新 |
因為拉帽大部份是埋在車架裡,所以用電鑽鑽開後,斷掉的拉帽會掉在車架裡,這時候就需要拆下大盤和 BB,把斷掉的拉帽取出 |
斷掉的舊拉帽 |
今天全靠這支拉帽工具了,旁邊的小不點就是拉帽 |
使用拉帽工具重建水壺架螺絲 |
修補好的水壺架螺絲 |
既然大盤和 BB 都下來了,就順便清洗一翻 |
重上鈦合金專用的隔離劑 |
裝上 BB 和大盤 |
鎖上水壺架,一切 ok! |
tune 花鼓保養,用兩隻六角扳手拆開花鼓固定螺絲。 |
取出棘輪座。 |
棘輪座內的滑油有不足的情況。 |
清潔後的樣子。 |
將花鼓組裝起來。 |
這個是剛剛提到的問題,氣嘴孔留錯位置,在手編輪組上,實在是不能犯的錯誤,在打氣時很容易卡位打氣頭,尤其這是扁鋼絲,拆拔打氣頭時容易刮傷手。 |
重新編輪後,把氣嘴孔留在鋼絲間隔最大的位置,這是手編輪組的基本,連要求都談不上。 |
編好的輪組。 |
樂騏手編輪組的序號貼紙,輪組編好之後,我們會記錄編輪時所用的材料,偏擺、正圓的數據,還有重量,日後如果客人輪組有需要檢修,對序號即可知道輪組編好時的資料。 |
Ashoka King 復古自行車,鋼車架,不鏽輪圈,看起來就是很堅固的樣子 |
龍頭和把手整合粗壯的剎車連桿,這個樣子要壞真的很難 |
實在不知這種剎車的正式名稱,用吊夾來稱呼應該是可以吧! |
磨擦式發電機,小時候最喜歡把駐車架立起來,空轉踏板來發電,看看燈可以多亮。不過印像中,以前家裡的舊車是沒有尾燈的 |
頭燈還是一般的鵭絲燈泡,如果換成現代的 LED 燈高,效率應該好很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