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Campagnolo Chainring 齒片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台北市的租賃單車 UBike
隨著捷運東門站的開通,在 4 號和 5 號出口之間的人行道,設置了 UBike 的租賃站,只要登記為會員,就可以使用悠遊卡,方便地租借 UBike 單車,方便地往來市區各地。
第一次使用 UBike 前,可以先在自動服務機,登入悠遊卡和手機,就可以開始租借單車了
|
相中喜歡的 UBike ,將悠遊卡放在停車柱上的感應區,感應後就可以取車了,還車的時候,同樣需要用悠遊卡來感應。選車的要訣是看看外觀有無異常,前後輪的胎壓是否足夠,剎車是否正常
|
右握把,裝有 Shimano Nexus 3速內變速器和鋁合金剎把
|
左握把,鋁合金剎把,同時附上一個鈴噹
|
快拆式座管來,可以方便地調整座墊高度
|
和停車柱的藕合器,同時兼俱車鎖的功能
|
前輪裝有發電花鼓,提供夜間照明使用,剎車為 V型夾器,藏在前叉後面
|
後輪的花鼓為 Shimano Nexus 3速內變速器花鼓,剎車為羅拉式剎車
|
![]() |
地圖上有微笑標章的就是己設置的 UBike 租賃站,可以善用這些租賃站,甲地租乙地還車,非常地方便實用
|
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捷運東門站正式通車
捷運站通車和樂騏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這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捷運站,以後可以藉由四通八達的捷運,方便快速地往來,實在是很方便耶。
東門站2號出口是最靠近的出口,有多近呢,直接距離大約100公尺。
|
![]() |
EUAQ 的隊友心目中的站名是這個
|
通往地面的1號出口,設置有往上的電扶梯,不想爬樓梯的可以利用這個出口
|
東門站有橘紅兩線交會,這是由下層月台往上的電扶梯
|
信義線還在施工中,這邊的月台暫時封閉著
|
4號出口旁設有單車租借站,也可以利用這個點騎乘 U-bike,非常地方便
|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Bryton Rider 50 GPS 自行車碼錶
Bryton Rider 50 自行車碼,內建 GPS 功能和高畫質的街道地圖,提供 Turn by Turn 即時導航,可以由電腦設定騎乘者的基本資料,上傳騎乘資料和路徑,圖形化的訓練資料分析,也可以在 Facebook 上分享個人的訓練計劃,支援 ANT+ 通訊協定,實用方便。
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德意志自行車博物館 Deutsches Fahrradmuseum
看完了荷蘭國家自行車博物館,再來看看隔壁德國的德意志自行車博物館吧!
這個博物館知名度比較小,親身去一趟才知道原因,並不是因為館藏不如人,而是因為它的地點有點偏僻,在一個叫做Bad Brückenau的小城外面的風景區裡。這一區叫做Staatsbad,有草原有牧場,有老建築有花園,還有一間專做物理治療的SPA中心。所以環境相當的清幽,路上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來這裡散步泡湯的老人。
真的是很小的小鎮。這是我旅館窗外的景色。經過的只有老人。
附近的Vital Spa,從市區坐公車到這站下車即可。
公車亭裡全部都是剛做完SPA的老太太。
Bad Brückenau由於地方太小又位於群山之間,沒有火車可以坐。我不太喜歡開車,所以是先坐火車到比較大一點的Fulda (有個輪胎品牌叫富達輪胎,就是這地名),再轉40KM的公車過來的。車次很少,最晚一班回Fulda的車下午三點多就沒了。所以我逛完博物館之後只好當地隨便找家旅社住下。
這就是德意志單車博物館的外觀。也是從外頭根本看不出來裡面是啥。
它的館藏重點和荷蘭的Velorama博物館稍有不同。德國館的館藏比較偏向近代,而且有一些摩托車或引擎動力自行車。雖然木製原始自行車和高輪車之類的也都有,種類也很齊全,不過數量少很多,不像Velorama是塞得滿滿地整層樓都是老古董。
門票是成人4.5歐元,雖然比荷蘭便宜,但是請注意,拍照要另外買一張2歐元的許可,否則是禁止拍照的。
德國館展示區只有二層樓,分成一小間一小間地,每一間都有各自的年代或主題。很典型的德國人理性思維,不像荷蘭人是一整層就是一大間,混在一起。
上圖的六張連環畫也稍微展示了一下德國人的小心謹慎和悲觀思想。在別的地方你只會看到六張圖的前四張,示範如何騎上高輪車。而德國人就會很清楚地告訴你,這玩意兒很容易前翻,請小心安全。
這是戰時的軍用腳踏車的輪胎。為了怕破胎增加野戰時的耐用性,所以使用這種免充氣的設計。
較現代的木製自行車,和荷蘭館的差不多。
接下來就是德國館和荷蘭館的不同之處了。例如上圖是Schwimm的經典車種「魟魚」Stingray。
可以放入專用攜車箱的Hercules折疊車。
設計感強烈的車款。其中幾台在漫畫「單車少女」中有出現過。
一些現代規格的老東西也不少。上圖的手工擋泥板現在還找得到復刻品或現代版的仿製品,不過那個同系列的大燈殼可就難找了。
除了人力自行車,加上了引擎的動力自行車也是展示重點。看當時的人們想盡各種辦法在結構已經非常精簡的自行車上加掛引擎,他們發揮的創意其實頗值得現今開發電動自行車的工程師和設計師們參考。
真正的摩托車也有展示,讓觀眾可以看到 自行車-->人力動力混合的自行車-->摩托車 的演進史。
這張圖來自 http://andrewritchie.wordpress.com/2010/01/23/motor-pacing-archive/ |
雖然數量極少,但碳纖維單車也是有展出的。
德意志自行車博物館雖然名氣沒有荷蘭Velorama那麼大,又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但可看性完全不會輸人。它的館藏比Velorama更為多樣及現代化,可以和偏重古董車種的Velorama互補。所以如果有機會到德國一遊的朋友,如果又是在法蘭克福搭飛機,不妨多留個一天半去逛逛。
德意志自行車博物館 Deutsches Fahrradmuseum
http://www.deutsches-fahrradmuseum.de/
它的交通比較麻煩。租車的話還好,如果要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我這次是坐火車到Fulda (距法蘭克福約一小時),再轉巴士8054坐約一小時到Bad Brückenau。在Bad Brückenau Bahnhof轉公車到Vital SPA站,或是走路約四十分鐘也可以到。
往來Fulda和Bad Brückenau的巴士8054班次不多,去之前先上德國國鐵的網站確認一下班次。
http://www.bahn.de/i/view/USA/en/index.shtml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