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老闆親自下海-Edison騎姿討論





















為了要試驗滾筒訓練台對於模擬騎乘姿勢的效果,這次由老闆edison親自下海。

撇開稍大的肚子不說, Edison可謂經驗老道的車手。由於本身從事的行業,以及對自己身體的敏感度,Edison的騎姿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建議。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在於,Edison的座高拉的較高。腳踝在下死點也比較"墊腳尖"騎乘。這樣的騎姿是比較接近選手的。

有些人認為應該要墊腳尖騎車,我倒不這麼想。參考一些Fitting的書籍,以及我自己的感覺。刻意墊腳尖的本身並不會讓妳的騎乘比較有效率。腳踝的活動度在整個踩踏的過程中大約只有20度的改變。太過刻意的腳踝動作則會讓踩踏不順暢。會比較"墊腳尖"的騎姿是拉高坐墊的過程中順勢出現的結果,不必刻意追求,也有些選手腳板是比較水平於地面的。

然而,原本希望使用滾筒訓練台模擬實際騎乘的想法遭遇到了一些困難。






上面兩段影片由於畫質不佳,可能看不出太大的差異。實際上當日的狀況,在滾筒訓練台上身體的感覺還是相當僵硬。要變換不同騎姿也不是很順暢,事實上,我自己並沒有辦法在滾筒訓練台上輕鬆的踩踏。更不用說一些經驗更不足的騎士了。

在沒有找到更好的方法之前,暫時還是使用固定式訓練台+實際騎乘心得作為調整的依據吧。柏壽說上次的調整效果很不錯,令人欣慰!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Fitting Lesson 1- 座墊高度設定 part2

過低的座墊是腳踏車設定上最常遇到的問題

過低的座墊會造成踩踏時膝蓋壓力上升。大腿內外側肌肉長度、肌力本來就不相等,髖、膝、踝關節也不是垂直於地面,這些偏差的影響力都會因為坐墊較低而增加,因此可能造成膝蓋向內或者向外的騎乘姿勢(想像一下資源回收的老伯,膝蓋開開騎車的樣子)。這樣的姿勢對於髕骨patella與股骨femur之間的摩擦,以及半月軟骨meniscus都較為不利,可能導致膝蓋內側或外側疼痛(如下圖)。

過高的座墊可能導致膝蓋後方的疼痛,下圖中可見股骨後方(左邊)突出,過直的膝蓋使後方壓力上升,造成附近軟組織疼痛。過高的座墊也可能導致IT band syndrome(髂脛束摩擦症候群),臨床表現是下死點附近膝蓋外側的疼痛,IT band syndrome較常出現在長跑者,典型症狀是跑步一段時間後膝蓋外側突然疼痛增加,休息幾天之卻又好的像從來沒發生過。過高的座墊另外可能造成會陰部因為腳的支撐力減少而壓力增加。
另外,不論過高或者過低的座墊設定都會讓踩踏轉速不易提高
雖然較高的座高輸出的效率較高,在合理的範圍內,較低的座椅設定可以達到以下的效果
1.重心較低,騎乘穩定度高 (在路況比較差的比賽考慮此設定)
2.較容易拉高轉速,適用衝刺選手(整體而言座高較低的輸出效率會變差,但是短時間拉高轉速的能力會上升)
上述這兩點為本人照本宣科寫下來,不知實務上選手是否依此調整座高?

最後讓我們來討論計時賽車手(如下圗)。計時賽車手的座高會拉到下死點膝關節彎曲10度左右,這樣的座高已經足以犧牲掉轉速,因為轉速並不是計時車手的重點。計時車選手使用較重的齒盤比,以及相對而言較低的轉速,他們需要較大的力量輸出,因此盡可能拉高座墊。當然,計時賽車手的單車設定最重要的還是有利於空氣力學的姿勢。本文僅就下死點膝關節角度討論之。

實務上,下死點膝關節彎曲25-35度還是我們一般騎士的目標區間。自行車新手可能對於這樣的座高產生畏懼(重心拉太高不習慣),可以從下死點膝關節較大的角度開始嘗試(~35度)。具經驗的騎士則要注意,拉高座墊確實可以提升騎乘的成績,但也可能因此給自己帶來傷害。

Hozan 專業車頭碗工具組

車頭碗安裝在組車的步驟裡,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之一,關係到騎乘的穩定,是一點都馬虎不得的。為了提供最佳的組裝品質,特別引進 Hozan 的頭碗工具組,這是來自日本的品牌,在台灣的知名度不高,品質卻是非常的好,來看看有什麼過人的地方。

Hozan C-448 頭碗工具組


簡單的內包裝


最特別的是旋轉的部件裡,裝有滾珠式培林,在安裝頭碗時,可以提供非常穩定的迫緊力道,這對頭碗組的安裝,有很大的幫助


頭碗工具組的附件,有三種尺寸墊圈,可以配合不同頭碗組的尺寸使用,非常地實用


墊圈的內層裡裝有止滑 o-ring,施工的過程中,墊圈可以勞勞地卡在迫緊器上,相當優良的設計


配合墊圈使用的頭碗工具


實際施工照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IF Touring Bike

難得在店裡看到的貴客, IF 的 touring bike,車主是眾隊友熟識的乃哥,來看看這款 touring bike 長的什麼樣子。

頭管上的 IF 銀製頭標


IF 鈦車架,tig 的工法,銲道異常地漂亮


線條優美的後勾爪


後上叉上配的是一般公路車夾器,附上貨架固定孔


頭管


整車保留鈦金屬原色,除了頭標外,車架上沒有其它的貼標,非常的低調


大盤暫用 SRAM RED


因為大盤是暫時借用的,安裝前檢查培林的狀況,並補上 SRAM 指定的 SKF LG HP2 陶瓷培林專用油脂


乃哥指定要 11-32T 的爬樹飛輪,找來 SRAM XX 登山車系統的後變,後變只有中腿的 Apex 可以上到 32T


前變是 Sram Force,真是超級大混搭啊!


PMP 的車頭碗


Sram Red 的剎變把


這款 touring bike 雖然看起來像公路車,但需配合使用長 C 夾


完成照


最後更換為 EDGE 的輪組,含踏板的實測重量 7.19kg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Fitting Lesson 1- 座墊高度設定 part1

Seat height is the holy grail of power!

不管是怎樣的fitting,大概都會從座高調整開始。調整座高有兩個主要目的: 1、減少傷害2、最高效率。 座高決定有不少種方式,以下舉例第一種利用長度為基準;第二種利用角度為基準

1. 座高(坐墊頂端到踏板位於下死點的長度)=109%的阿魯巴高度(跨高) 2. 下死點膝蓋彎曲25-35度
參考文獻認為(方法1)可以提供最大的踩踏效率;(方法2)有效保護膝關節。因為每個人大小腿比例不同的關係,兩種測量方法有蠻大的機會不會相同。實務上,較常在(方法2)中尋找最適當座高。
如圖,紅點的角度就是文中所提希望25-35度的地方,本圖約為44度,這張圖片是之前幫車友測量的。把他自己的車架在固定訓練台做同步攝影,不過我當時沒有特別注意到要設定好訓練台的阻力,因此想要模擬真正騎乘的目的還沒有達到!

參考文獻的兩篇文章中,主要是告訴我們不管是"耐力"或"無氧"騎乘或以"保護膝蓋"為出發點,下死點25-35度都是最好的選擇(而且越接近25度效率越高)。其他相關書籍大概也都建議30度左右。然而,不同的踩踏頻率、坡度、車速等等因素下,可能造成腳踝角度不同,進而造成下死點膝關節角度測量的不準確。因此理論上,應該給予適當的檔位(所謂適當檔位就是騎乘者最習慣的踩踏頻率,預估在70-90rpm),在一般路面實測。這種做法當然不太可行,退而求其次則是使用訓練台做動態攝影分析,以尋求模擬騎乘狀態下的下死點膝蓋角度。

問題來了,為什麼調高座椅可以增加踩踏效率呢?這問題蠻複雜的,影響的因素很多。關於踩踏力道的部分有人是這樣解釋。比方下圖,舉重選手所能舉起的重量: 1/4蹲舉>1/2蹲舉>蹲舉(圖中左邊的人可以舉起最大重量)。

較高的座椅雖然可以增加踩踏的力道,踩踏效率還需要搭配踩踏較高頻率。目前只能說綜合的結果顯示在25-35度這個範圍內有機會可以找到甜蜜點。我的想法是,應該利用動態攝影提供給測量者25-35度這個範圍內座高的高度的範圍,供其自行調整適應之(因為較低的座墊設定某些時候也有其必要性)。

此時,您可能會想到幾個問題:較高或較低的座高有何騎乘特性?過高or過低的座高可能造成什麼傷害?計時選手的膝蓋顯然都踩到快要全部打直了,why?這幾個問題就留待下回分曉吧!

參考資料
Effects of saddle height on economy in cycling,Peveler WW,J Strength Cond Res. 2008 Jul;22(4):1355-9. Effects of saddle height on anaerobic power production in cycling,Peveler WW, Pounders JD, Bishop PA, J Strength Cond Res. 2007 Nov;21(4):1023-7.

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Boshou 的騎姿討論

最近讀了一些關於騎姿與 fitting 的書,苦無可以實驗的對象與地點,因此問了 edison 是否可以在店裡面弄點空間,也邀請了 boshou 做為第一個實驗對象,看圖吧(為了模擬真實騎乘狀況,先在身上貼好 mark,使用影片拍攝後截圖,測量上還是會有誤差,第一次試驗多多包涵囉)
























































Fitting 可以由很多不同的角度切入,就我初步的想法起碼可以分成,爬坡型、平路型、假日騎士等多種角度切入,由於柏壽並沒有特別的騎乘需求,還是要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兼顧舒適與不傷害。

詢問有無特別的因騎乘所引起的疼痛經驗,柏壽提到
1.長程背部有時會痠
2.曾經拉高坐墊後膝蓋外側疼痛
3.目前的騎姿沒有特別的不適

上面這些照片我的想法是
1.膝蓋在下死點不夠直,希望的角度約在150
2.手肘太直,希望有約15度彎曲

在儘量不增加腰部彎曲的前提下,想要增加膝蓋伸直的程度因此
1.將鞋底板往後調,調整後第一趾腹距離踏板軸心約5mm
(這樣做會稍微改變踩踏的受力點,需要重新習慣,就足部而言踩踏的力矩會變差,不過膝蓋較直對膝關節有利,而且膝蓋較直可以提高效率,整體的效率影響應該不大,但是踩踏舒適度應該會提高)
2.拉高座管 0.5cm,只調卡鞋能夠提供的角度太少
3.手肘過直,若不想增加腰部的彎曲,就要反裝龍頭,這部分調整較為麻煩,這次就先跳過了

下面是調整後的照片(膝關節角度有加大,上半身改變不多)






















另外也拍了這面的騎姿,可以看出膝蓋在騎程中擺動的狀況,可能受到鞋底板,坐墊寬度等等影響...這是大學問,沒有特別的症狀還是不要亂調整比較好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方便好用的 CO2 打氣筒

出門在外難免會遇到的,以前騎車時,車身上總是綁著攜帶打氣筒,以備不時之需,好用的打氣筒說實在的體積不小,有點佔空間,為了應付公路車的高胎壓,攜帶式的打氣筒總覺的力有未逮,直到改用 CO2 充氣組,發覺實在是方便的好物,體積小,攜帶容易,而且輕輕鬆地可以讓公路車胎充氣到 100psi,再也不用在大太陽底下,揮汗擠壓小小的打氣筒。

CO2 充氣組


這款充氣組黑色轉頭只是用來存放鋼瓶,也可以分開存放


看一下接頭的部位,鋼瓶鎖入後,會被刺破針刺破,這時候就可以使用了


將充氣組鎖在氣嘴頭上,轉開閥門即可,鋼瓶內的 CO2 在幾秒內就可以充滿內胎,使用時要注意的是,鋼瓶會吸熱,所以會瞬間冷卻,所以別用手直接碰觸金屬的部位


使用後的鋼瓶,可以在瓶口看到一個被刺破的小孔


體積小的充氣組加上3支鋼瓶,可以輕鬆地塞進座墊包裡,方便又實用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20100911 陽金公路賽

今年協會的最後一場比賽,原本預訂在阿里山的,因為道路狀況不佳,改為陽明山賽,照例一早在店門口集合,然後出發前往比賽出發地點,金山磺港。也許是一年來的征戰,大家累了,比賽氣氛輕鬆而愉快。

陽金賽出發前,伯壽和風哥


狐狸和前隊友傲鷹


風哥專心點,要出發了


伯壽


狐狸,出發時黏在隊伍最後方


集團中的葉子


集團中的風哥


專心點伯壽,集團中別亂舉手


換新車裝 EDGE 輪組的葉子跑太快了,都沒拍到,借用砲爹的照片(Eric 攝)


狐狸


狐狸


伯壽


前隊友,義雄


風哥,積分不是這樣騙的啦!


狐狸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