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TOP 5 禁藥藉口

1. Tyler Hamilton: “I have a twin that was never born. That’s why my blood contains a different blood type than my own”

2004年雅典奧運個人計時賽男子冠軍,被抓包使用"輸血法"作弊。Tyler Hamilton:我有一個沒生下來的雙胞胎兄弟,所以我的血液中有另一種血型...


2. Floyd Landis: “I had some beers and whiskeys last night. I have a very high natural level of testosterone. I am innocent.”

2006環法尿液中驗出睪固酮,Landis:我昨晚喝了一些威士忌和啤酒,我天生睪顧同就比較高,我是無辜的!

3. Raimondas Rumsas: “My wife was bringing a car full of medical substances for her sick mother. I am innocent.”

2002年環法總成績第三名,警察在他老婆的車上發現類固醇、紅血球生成素、睪固酮、生長激素等多種藥物。Raimondas Rumsas:那是我太太要買給生病的岳母用的...


4. Frank Vandenbroucke: “The drugs were for my little dog. I am innocent.”

比利時選手,2001被警察發現跟Bernard Sainz醫師同車(Bernard Sainz是一位無執照卻很有名的運動醫學醫師,2008年因為非法提供禁藥給自行車選手而入獄)。當時因為證件上的問題車子被搜索並且發現車上有禁藥,另外Bernard Sainz醫師也供出前一夜與Frank Vandenbroucke共度。於是警方到Frank Vandenbroucke家中搜索,並且發現禁藥。Frank Vandenbroucke說那是給他的小狗吃的...

5. Dario Frigo: “It’s just a bad habit I have to wear illegal drugs. I don’t use them. I am innocent.”

2005年環法被發現使用禁藥,是實上成績並不怎樣(被捕前52名,應該是古典賽比較強)。2005年在第11站前因禁藥問題被捕。Dario Frigo:我只是習慣把藥帶在身上,我沒有使用禁藥,我是無辜的...

JESPER BONDO MEDHUS on JANUARY 26, 2007
作者是一位丹麥的醫師,同時也是專業自行車教練

Fitting Lesson 4- 握把 part 3-老生常談

寫到這邊,差不多只剩下一些關於握把的老生常談,但是該提的總是要有個完整性。先來講古吧!
在十幾年前,剛開始騎公路車的時候,大部分的握把、煞變把都是這樣裝的(如下圖)。重點有兩個
1.龍頭與煞變把的頂端水平
2.握把下緣與地面水平
我真的不知道當時為什麼車要這樣裝,或許曾經經歷那個年代的車友可以告訴我理由為何。總之,大家都這麼做,也就依樣畫葫蘆了。

現在看來,當然是不盡理想。煞變把部位有個凹槽(龍頭與煞變把的頂端水平),會使手握煞變把時呈現下面這個姿勢(Ulnar deviation)。長時間下則可能造成圖中紅色區域肌腱發炎(tendons of the extensor pollicis brevis and abductor pollicis longus muscles)。也是俗稱的媽媽手(De Quervain syndrome)。

對於握把的設定有新的認識是一次與Dr.蕭的雙溪約騎。談話內容至今印象仍非常深刻!那天首度讓我了解到Bike fitting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
現在大家都知道煞變把的安裝最主要要注意的是如下圖"煞變把頸部與握把儘量呈水平"建立一個騎士最常使用的平面。另外也有說法是握把下緣延伸過後下叉中心,不過意在前者,就不要管什麼延伸不延伸了。這樣的安裝有許多好處
煞變把頸部與握把儘量呈水平
1.握把水平部位都可以增加手部支撐面積,支撐面積越大手部壓力越小
2.舒適的抓握面積增加,可以變換的握點增加,上身較不會僵硬
3.舒適的握點增加使檔位變換更靈活

車友在購買握把時需特別注意,有些舊式設計的握把,並沒有辦法將煞變把拉到理想的高度,未必是fitting的問題。
手比較小的車友還會遇到的問題是煞車把行程太遠(如下圖)。這個部分SRAM系統是可以調的。比較讓我意外的是Shimano雖然不可調,但是有出墊片(如下圖),有人用過嗎?原廠的型號有這塊零件,但是我從來沒看過!
減少煞車行程的墊片

另外還可以看到手小的車友把煞變把調成略為外八。新款的煞變把都注意到了這點。下圖左邊是Shiamno 6700 煞變把,更為人體工學的設計。不過SRAM 似乎更早就有這項貼心的設計了.....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重量級的手編輪組

日前客人的車回店保養,由於客人購車當時的體重破百,輪組採用我們推薦的手編輪組,經過一年的騎乘,正好給我們檢視輪組狀況的好機會。

輪組的外觀,前輪裝的還是購車當時的外胎,後輪的外胎已更換。

輪組完成編組時的照片,32孔的花鼓,DT Champion 2.0 鋼絲,搭配 Kinlin XR-200 輪框,實測重量大約在 16xxg,並不算重。

把前輪放到編輪校正台上,利用百分錶來讀取輪組的偏擺值,先取得最小值。

再來讀取最大值,可以得出前輪的偏擺範圍在 0.18mm,機乎和當初輪組編好時的偏擺值相同

再來是後輪,一樣放到編輪校正台上,同樣用百分錶來讀取輪組的偏擺值,先取得最小值。

再用百分錶來讀取輪組的偏擺的最大值,得出偏擺值為 0.33mm,略大於輪組編好時的偏擺值。對於樂騏手編輪組,在經由重量極騎士在經過一年的騎乘,偏擺值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裡,是我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Mavic Open pro + Ultegra 花鼓之輪組保養

Shimano 的花鼓,貫用傳統的滾珠式軸承,在一段時間或里程的使用後,必需進行清潔保養的工作,這邊介紹 Utegra 花鼓的保養。這對輪組搭配 Mavic Open Pro 框,看起來十分的古典,適當地保養可以讓輪組長長久久地使用。


Mavic Open pro + Ultegra 的輪組

使用花鼓扳手拆開前花鼓軸芯

取出花鼓軸芯後,可以看到滿是油污的滾珠

同樣沾滿油污的前軸芯和軸承錐等零件

使用專用洗劑清潔後的軸芯、軸承錐、滾珠等零件

清潔後的前花鼓珠槽,看起來閃閃動人

換上新的黃油,再將滾珠一一置入珠槽中

清潔後組裝完成的前輪組


再來是後輪組,步驟大致同前輪組,先用花鼓扳手拆開軸芯

取下花鼓軸芯的同時,軸承裡的滾珠就跟著掉出去,這表示花鼓裡的黃油已經不足

後輪左側的花鼓,可以看到,珠巢的部份只剩些許的殘留黃油

和前花鼓不同的是後花鼓多了棘輪座的清潔,拆開後可見棘輪座的油污

使用專用洗劑清洗後的滾珠

清洗後花鼓軸芯

清潔後的花鼓卡體

清潔後組裝完成的後輪組

裝上飛輪就大功告成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EUAQ 運動防護與按摩研習

日前車隊舉辦一個特別的活動,請來 paco 和 alina 來講解和示範運動防護及按摩的關念和實作。原本行程規劃是參加的隊友先在新店捷運站集合,然後騎車到烏來,在民宿裡研習相關課程,由於當時的天氣十分不穩定,烏來更是連日下雨,一度將活動改為室內,所幸活動當天,雨停了,大伙也就順利地騎上烏來,展開相關的課程。





天氣多變,行程安排也跟著數度更改,後來決定在樂騏門口集合,視天候況騎上烏來或是改為室內課程




雖然地還是濕的,不過還是決定騎上烏來,照片中是 伯壽 和 paco 在新烏路上




葉子和 reckless




在烏來的民宿,簡單的舒洗後,課程開始,由 alina 解說 芳療按摩的關念和方法




難得可以大家聚精會神的樣子




alina 示範肩頸部位的按摩手法




腰部按摩的手法




接下來的課程主講是 paco , 主要是介紹 肌內效運動貼布 (Kinesio tape) 的使用方法




示範一,假日單車騎士常遇到的問題,肩頸部位




示範二,另一個常見的問題,腰部




示範三,單車騎士最重的部位,膝蓋




到最後,連小腿,腳掌都貼上了,大家就在這樣歡樂的氣份中,完成了今天的研習活動

From Paco: 十年前在台北榮總實習時第一次接觸kinesio tape, 很難想像當初認為是"醫療級"用品的東西,可以這麼簡單廣泛的被使用。感謝edison夫婦熱心舉辦這次交流活動,讓我藉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基本的肌肉、肌腱貼法,希望能對大家運動上有些助益。

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Fitting Lesson 4- 握把 part 2- Neutral position

十幾年前開始騎公路車時,就在忠誠路的X車喜客看過Cinelli RAM,當時小弟還是騎乘R1000 + RSX套件,對於一支標價超過全車價值的握把,除了一直記得它的"貴俗俗",並不會想要特別去認識這個產品。多年之後,我有幸從車友手中接手Ram + Record的組合。也給了我很不同的舒適體驗!
手握煞變把時,最好可以接近圖中"RIGHT"的姿勢,也就是所謂的neutral position
以下就從我手中現有的兩支握把來說明如何達到neutral position
現有兩輛車都始用carbon扁平握把,carbon扁平把可以有效解決手麻的困擾,但是不同的彎角的設計,卻大大提升了RAM抓握煞變把的舒適感,下圖中可以看到轉角處RAM(B)稍微向外下傾斜,Equinox(A)則是提供一個較大且平的支撐面
為了解決手麻的問題,手上的兩輛車都改用carbon扁平把
下圖是實握比較,為了突顯我的重點,手腕上的動作稍微誇張了一些。Equinox(A)雖然提供了很大的支撐面,卻會造成手腕的extension,反而RAM(B)稍微向外下傾斜的設計,讓手握在上面時比較接近neutral position
Equinox VS RAM
不得不順便抱怨一下Shimano的舊款煞變把。全新改款之前的shimano一直被詬病的就是煞變把"脖子"太長。造成手握在握把甜蜜點時無法變速...XD...據悉campy及SRAM在這點都優於shimano。Shimano在改款之後也修正了這個問題,因為沒用過就不予評論了。
Shimano 的煞變把,右圖手握在握把的甜蜜點,卻無法變速
說了那麼多RAM的好,也該為equinox說說好話。
1.價錢:二手的RAM一代也要比全新的equinox貴上一倍,更別說RAM2了
2.彎把設計:RAM 是比較傳統的一般圓弧,equinox這部分人體工學做得不錯(如下圖)
3.RAM一體式龍頭握把畢竟還是限制了調整空間,個人不太推薦
好握的彎把設計

P.S.Cinelli看我這麼推薦貴公司的產品,送我一支RAM 2來試試吧.....!!!!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Fitting Lesson 4- 握把 part 1

握把寬度的挑選首先要知道如何測量肩寬。
這裡所謂的肩膀寬是測量肩膀兩側肩峰(acromion)的距離(如下圖)
這個距離就是挑選握把 C-C(中心到中心長) 的依據。
大部分的人的C-C則落在36-42 cm之間
肩峰的距離
另一個方法是直接上車測量。
有兩個建議測量方法
1.手握在煞變把時,垂直線虎口過肩膀外緣
2.手握在握把上端位置時,上臂外緣垂直地面
手握煞變把,虎口垂直線過肩膀外緣。以這個標準,圖片中看起來握把有些過寬

手握握把上端,上臂外緣垂直地面
不論是哪一種測量方法顯然都會有些誤差。我的肩峰距離40cm,目前握把也選用C-C 40cm。在"垂直線虎口過肩膀外緣"這個測量方法握把看似過寬,在"上臂外緣垂直"這個測量方法下則是剛好。目前我會同時參考車上測量以及肩峰測量兩種數據做為選擇依據。
較寬的握把帶來的好處有
1.騎程穩定性高
2.抽車較有力
較窄的握把好處在於
1.風阻較小
2.集團騎乘比較不會卡到別人
3.手腕的壓力比較小比較容易達到neutral position(見下方說明)

如果以舒適度為考量,那選擇握把的目標應該是要上手握在煞變把時手腕可以呈現Neutral position(這個中文不知道要怎麼說),太寬的握把手腕會exetension,太窄則會flexion。騎乘過程中,neutral position的受力能力應該還是最好的!選擇適當寬度的握把應可解決一部分手麻的問題。
下圖是手腕在不同滑鼠的狀況,跟上述握把的討論蠻類似的。適當的握把寬度手腕會類似最上圖(neutral position),中間是太寬的握把(wrist extension),下方則是太窄的握把(wrist flexion)。
以舒適的設定來說,手腕應接近最上圖較輕鬆
p.s.有人認為使用較寬的握把會使呼吸比較暢快,我個人似乎也有這種體會,但是研究顯示並沒有明顯差異。另外,因為手麻的問題對我來說困擾更大,所以我把C-C42換成了C-C40 cm!

p.s.常犯的另一個錯誤是,誤以為強壯的人肩峰很寬,其實只是三角肌很大,造成肩膀很寬,並非肩峰很寬。就我的經驗,成車配的握把大多偏寬,這當然有商業目的,握把寬一點還可以騎頂多是手腕不舒服,太窄的握把就危險了。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Fitting Lesson 3.5-寫在上半身之前

前面一系列的文章大概把腰部以下搞定了,
腰部以上一方面講求"低風阻",另一方面要求"舒適"
這兩件事情原則上有些互相排斥,Fitting的目標在於找到平衡點
腰部以上的調整,主要看騎乘者的取向而定。休閒、假日騎士、比賽為主都會略有差異。上半身調整的關鍵角度是文中紅點部位
如果Fitting的客人沒有特殊的需求,假日騎士在握住握把水平部位的時候,該角度略小於45度。握住握把下端時,角度略小於30度。
握把水平部位、握把下端 圖解

這樣設定的目的在於,握在水平部位時,身體可以輕鬆一點。握在下把位則可以滿足低風阻需求,不同把位間須具有差異性。為了這個目的,至今我仍使用標準drop的手把,而不是小彎把,對於身材不是特別矮小的車友,我通常建議使用標準手把,理由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