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

X-Fusion O2 RCX Shock 氣壓後避換裝

客人對 Trance 原車配的後避震不甚滿意,於是來店更換這組後避震器,由 X-Fusion 出品的氣壓式後避震,主彈簧為氣壓式,可提供4段踩踏平台和回彈設定,原廠同時提供二年保固,並且有完整的售後服務網,值得推薦給進階的登山車騎士。

車主原車上的後避震器

先將原車上的後避震器拆除

後避震器拆除後的軸套

拆除後的避震器和固定軸芯

今天的主角,X-Fusion O2 RCX

安裝前塗抹適量的滑油

安裝中

完成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向上拉還是向下踩!?(踩踏討論)

忙了一陣子沒發文,部落格卻因為白馬大的推薦熱絡了不少,感恩啊~

今天來談個踩踏的問題。
向上拉的騎法,有漸漸被強調的趨勢。主要的原因可能有幾個
1.下踩時股四頭肌佔重要腳色,而股四頭肌的使用會對膝蓋造成負擔增加
2.上拉的肌群"髂腰肌"名列"核心肌群"之中,更顯出他的重要性

因此,有些車友著重於上提的練習,並認為大部分的騎乘力量來自上提。這樣的說法我是不能苟同的
這張圖片很有名,告訴我們踩踏過程中主要參與的肌群。

圖片中哪個肌群會成為主要出力的肌群,並不是因為發力者的主觀意識,而是騎車的角度,會比較有利於某些肌群的發力。圖中"髂腰肌"標示為綠色,最適當的發力角度不大,但是以整個踩踏來說,向下踩與向上拉大致上各佔了半圈。然而,所發出來的力量又是如何呢?

這圖片中0,90,180,270度分別代表12點,3,6,9點鐘方向的力量


這張圖我用了很多次,圖片來自於Robert J. Gregor的Road Cycling。圖片中可以看出3點鐘方向的出力是400(N)的話,上拉最大出力約只有1/4(270度)。我"主觀認為"這種差距是無法用訓練來改變的,因此針對車友覺得自己上拉之後可以騎的更好,我並不能同意這樣的說法。

換一個更直觀的方法來談這個問題。
請嘗試用每分鐘90下的速度做這個動作


我想說的是,單純使用上拉,光是把腿的重量拉起來都要耗費力氣。如何能使踩踏更有效率!?
不過,這樣的說法也有些不適當,因為上拉的同時另一支腳已經踩下去了。但是,把意念放在踩下去的腳,順便把對側腳帶上來;相較於把意念放在上拉的腳而言,前者應該會輕鬆許多。

另外,有些人認為下踩的這些肌肉比"髂腰肌"耐力較差。這方面的文獻資料不知道有怎樣的證據。不過想想長跑者吧,長跑的人用的肌群都是"下踩"這組的,出力方式與騎單車稍有不同,但是要說下踩這組肌肉"耐力較差"實在讓人不能接受。

想要證實"上拉"在騎程中的貢獻,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踏板上裝個感應器,看看騎乘時"感覺"自己完全用上拉的騎乘,實際上到底"上拉"、"下踩"的強度各為如何。可惜這樣的器材不知如何取得。只好紙上談兵說說自己的看法了,歡迎討論!



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

ADSL 之 euaq 碳纖車架組車

隊友 adsl 的客製碳纖車架組,客製車架當然可以自選顏色,喜歡什麼字樣,貼上去就有。

純粉紅色的碳纖車架,看到的貼標有 ADSL 和 EUAQ.ORG

前叉是全碳纖車,座環是 1.5 吋的,得配合 Park CRS-15 安裝工具

前叉上的貼標是 帝大水族

前變走線為內管式,在出口處加上導管和防水處理

這支車架比較特殊的地方,前夾器是躲在前叉的後面

後夾器藏在下管的下方

整車搭配 Sram Apex 套件

走線後,配上 Deda 白色車手帶

完成照

車主不肯來台北騎回彰化,只好幫他打包

然後叫快遞送去彰化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IF Steel Crown 單速車

這款車架是 IF 的 steel crown 公路車架,為什麼標題寫 單速車 呢? 來看看怎麼把標準的公路車架,組裝成單速車。


IF Steel Crown 車架組,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後變勾爪,是支標準的公路車架。

採用 White Industries 的單速大盤,搭配四方軸芯的 BB。

安裝好的 BB,外觀上可以看到 Enduro 的培林。

White Industries ENO 的單速大盤,拋光銀的亮面處理,相當好的質感。

就是這顆 White Industries ENO 的花鼓,從照片上可以明顯地看出,是偏心軸設計,轉動軸芯,即可改變後輪軸的位置,這樣就可以把調整單速鏈條的張力,讓固定後勾爪的公路車架,可以改裝成單速車來騎乘。

示範一下偏心花鼓的動作,裝上時,可以看到鏈條是鬆的。

轉動偏心軸,即可將鏈條拉緊。

搭配 Dia Comope 剎把和陽極紅夾器。

紅色車手帶,整車完成。

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水壺架螺絲孔修補重建

去年在店裡組裝的 Lynskey Cooper,因為水壺架的螺絲鬆動,回來檢修,發現在螺絲孔的牙紋變形,無法使用工具來執行 "拉緊" 的動作,所以得換新的螺絲,大多數的水壺架螺絲孔都是用一種稱為 "拉帽" 的螺帽,利用工具拉擠產生形變,然後固定在車架上,這次的情況應該是沒有確實拉緊拉帽,造成鬆動。處理上也不難,將舊的拉帽挖除,用專用工具,拉上新的就可以。


原本車架上的水壺架螺絲孔,好不容易才把螺絲取下,因為螺牙變形,無法用拉帽工具重新拉緊,所以得挖除重建

說挖除,其實是用電鑽在舊拉帽上鑽孔,就可取出舊拉帽

既然要重建,乾脆所有的水壺架螺絲全部換新

因為拉帽大部份是埋在車架裡,所以用電鑽鑽開後,斷掉的拉帽會掉在車架裡,這時候就需要拆下大盤和 BB,把斷掉的拉帽取出

斷掉的舊拉帽

今天全靠這支拉帽工具了,旁邊的小不點就是拉帽

使用拉帽工具重建水壺架螺絲

修補好的水壺架螺絲

既然大盤和 BB 都下來了,就順便清洗一翻

重上鈦合金專用的隔離劑

裝上 BB 和大盤

鎖上水壺架,一切 ok!

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碳纖手編輪組之整理與 tune 後花鼓保養

客人的手編輪組,原本只是送來調整加花鼓保養,實際處理時,發現一個問題,所幸拆開重編。

tune 花鼓保養,用兩隻六角扳手拆開花鼓固定螺絲。

取出棘輪座。

棘輪座內的滑油有不足的情況。

清潔後的樣子。

將花鼓組裝起來。

這個是剛剛提到的問題,氣嘴孔留錯位置,在手編輪組上,實在是不能犯的錯誤,在打氣時很容易卡位打氣頭,尤其這是扁鋼絲,拆拔打氣頭時容易刮傷手。

重新編輪後,把氣嘴孔留在鋼絲間隔最大的位置,這是手編輪組的基本,連要求都談不上。

編好的輪組。

樂騏手編輪組的序號貼紙,輪組編好之後,我們會記錄編輪時所用的材料,偏擺、正圓的數據,還有重量,日後如果客人輪組有需要檢修,對序號即可知道輪組編好時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