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Passoni 更換 EDGE 2.0 前叉

日前車隊的 paco "新" 買了一台 Passoni 的車,非常符合 paco 的風格,當車主騎上車時,一整個帥到不行。既然如此地帥,為什麼需要換前叉呢? 或是原本的前叉有什麼問題? 待我來圖文分解。

paco 的帥氣"新"車,Passoni,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座墊和龍頭的 drop 不是普通的大,是非常非常地大,車主的主訴:騎起來的感覺還不錯,只是里程過百之後就變的有點辛苦了。仔細看看原車的龍頭,已經是到底了,如果想讓龍頭昇高,除更換前叉之外,別無選擇了。


更換前叉的第一個步驟,取下舊前叉,並拆下前叉座環上的頭碗墊圈,這時就得用上 Park CRP-1 工具


先將墊圈卡在拔取器上。


旋轉螺紋扳手,壓縮前叉豎管,即可將墊圈取下


舊前叉的墊圈順利地取下


取下的墊圈幾乎看不出痕跡


接下來是將頭碗墊圈裝上新前叉,這時需配合 Park CRS-1 前叉座環安裝工具


選擇和頭碗墊圈符合的安裝套件


前叉座環處上油後,配合安裝工具


只需輕敲迫緊管,座環就可以順利裝前叉


前叉試裝後,量取龍頭高度後,就可以裁管,這邊用的是 Park SAW-1 鋸弓,需注意的是鋸片需使用裁切碳纖維管用的 12" x 32T 鋸片


使用 Park SG-6 固定前叉,配合導槽鋸開前叉


需注意不能直接鋸開整個前叉管,在鋸開前,需旋轉前叉,讓施力方向由外往內,以避免碳纖維管在鋸開的那一瞬間開叉


新前叉安裝,比舊前叉高了 3cm 同時預留了 2cm 的保險高度,也方便 paco 在買菜的時候,有個地方可以掛塑膠袋


3cm 的高差,前剎車線不夠長,需重新走線


新的 EDGE 2.0 前叉安裝完成,一樣的帥氣

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1吋有牙碳纖維前叉

碳纖維用在自行車零件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近來十分火熱的單速車也有不少車主喜愛使用碳纖維的零件,最常被詢問到的就是碳纖維前叉,由於流行的單速車有很大一部份用是1吋豎管的前叉,這個屬於上一代規格的前叉,能夠找到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了,更何況是碳纖維材質的。

這次跟大家介紹的這款前叉不但是碳纖維的,難得的是前叉豎管是一吋的,而且還是有牙式的,真的是三個願望一次滿足。不多說來看看照片。

剛從工廠送來的 sample,前叉的部份黑拗拗的看不出是什麼材質


從側面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前叉的部份是採用碳纖維材質的,而且是直刀式設定,視覺效果一流


前叉豎管是一吋的規格,材質是 CrMo,而且已經車牙,可以搭配頭管規格是一吋的車架,相當地少見

2010年4月4日 星期日

單車清洗的利器 泡沫機

單車清潔是店內常有的工作,從鏈條的清潔,到整車的清洗都有。全車清洗最方便的是接水管,直接沖洗,快速又有效,職業車隊為了應付比賽或是練車的騎乘,大多採用這個方式洗車。一般的休閒騎士因為騎乘的頻率和距離遠低於職業車手,並不適合採用這種濕式洗法。為此,我們特別引進泡沫機和專用清洗劑,配合空氣壓縮機,可以打出綿密的泡沫,附著在車上,由於泡沫可以延長清潔劑停留在車上的時間,卻不會滲透到 BB 或 花鼓等零件的軸承裡,可以有效清潔單車,又可以避免濕式洗法會有過多的水跑進各個軸承的缺點。



清洗前,最容易累積髒東西的五通照


清洗前的鏈條和飛輪


鏈條的清洗還是需要配合專用的 Park 洗鏈器和鏈條除油劑


今天的主角就是這台泡沫機,利用壓縮空氣,將專用清潔劑打成棉密的泡沫,非常方便實用


不到一分鐘,就可以把車子弄滿泡沫,讓泡沫在車上停留一段時間後,殘餘的泡沫擦拭乾淨即可


清潔後,車子恢復原本的光彩


原本五通處的髒污完全消失了


清潔後的鏈條和飛輪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2010.03.28 第一站-北海岸大賽

今年的第一場公路賽事,按例在北海岸舉辦,雖然風彩被前一天的團體計賽搶去不少,今天參加的人數還是爆多。路線同往年相同,從翡翠灣出發,在北觀風景處折返,終點設在大坪國小。

雖然天氣有點陰陰的,還是吸引眾多車友參與


參加選手按年齡分梯出發,在集團中的 trooper 和 lym313


這個集團裡有 boshou


嘴砲王也跑來插花


dyhart


在集團中的學妹,lenakaho


回程中的集團,trooper 跑出來當排頭


躲在集團中的 lym313


在小集團裡的 boshou


騎的很歡樂的嘴砲王


向後單飛的 dyhart


落在小集團裡的 lenakaho


最後的爬坡路段 dyhart


lenakaho 下次比賽穿上卡鞋,穿上車褲,成積一定可以更好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2010.03.27 北海岸序幕賽 團體計時賽

騎士協會按往例在北海岸舉辦年度的第一場比賽,今年稍有不同的是除了以往的公路賽之外,還以國內相當少見的團體計時賽拉開序幕,也因為是團體計時賽,吸引了不少帝大的車友參加,除了參賽的9人之外,還有應援團等十多人出現,可以說是盛況空前。

因為理由很多,賽前只有團練過兩次,而且有人只到一次,也有跟本沒一起練過的。反正是難得的計時賽,能夠湊熱閙也是很好的。

出發準備,這次計時賽不但報名免費,還有贈品可拿,真是超值


出發前九人合影


雖然練習不足,還是決定採用履帶式雙線輪車,除了比較容易控制整個團隊,更重要的是比起單線輪車,雙線式的拍起照可以把粉紅衫塞滿照片,看起來架勢十足(感謝阿福提供照片)


回程在隧道口前,依舊保有6人雙線輪車,陣容整齊


落隊的肥油貓隊長


狐狸


比賽結束,事後得知,去程順風,騎的居然比回程的逆風還慢,真是太歡樂了


離開會場後,直奔海龍珠,席開兩桌,好好地大吃一頓,可惜忘了拍照,只好讓美味留在心裡了。

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2010 Tour de Taiwan 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 後記

第一次參加環台賽,擔任隨隊技師,能夠和一流的隊伍一起合作,實在不是幸運兩個字就可以形容的。大會在邀請國外隊伍的安排上,總共有7個名額,5名選手之外,僅剩教練和按摩師,也因此有這樣的機會,隨著香港隊一路從高雄到台北,從一開始的不知所措,到後來能熟練地完成每日的工作。

隨隊技師最主要的工作是照顧好選手的車,每天早上替每台車和備用輪組打好氣,把車送到定點給選手,坐上隊車,比賽開始後,協助記錄里程,記錄大會無線電傳來領先選手背號和秒差,利用選手下來補給時,把訊息傳給選手,如果遇到選手有機械問題或是破胎,要第一時間排除故障,讓選手能夠繼續完成賽事,比賽結束後,得把車子送到大會指定的收容車上,移往下一站,用最短的時間清洗、修理、保養車子,如果遇到平地站和山地站的轉換,還得做輪組的更換,相當地忙碌。

由於人手不足,還需兼任另一項重任,開隊車跟著比賽走,比賽進行時,總會遇到選手落到後面,尤其是山地站的賽段,到了下坡時,選手的車速可以比汽車快很多,隨時注意後方和嚴守行進車道是很重要的,無論如何是不能跟選手發生任何碰撞。

比賽順利的結束,很高興香港隊獲得很好的成積,個人也學到很多保貴的經驗,滿滿的回憶,最值得高興的是坐在 VIP 的位置上,觀賞例年來最成功的環台賽。

隊車在前後擋風玻璃上都貼有隊名,同時會有一個編號,代表該隊車的行進順序,在路上只要看到號碼比你大的隊車,可以直接超過去,當然遇到號碼比你小的,自然要乖乖讓他了。順序是依照選手個人總成積來排列的,所以每天都會換不同顏色的貼紙


隊車有一定行進路線,類似這樣的三線道,隊車走中間,左邊車道保留為緊急車道或是給上前補給的隊車使用,補給完的隊車要用右邊車道退回原來的位置


如果是兩線道,隊車走右側車道,但右邊需留空間可以給落後的選手使用,左邊車道保留為緊急車道或是給上前補給的隊車使用,補給完的隊車則利用右邊的空間退回自己的位置


如果遇到這種狹小的車道,隊車要適時地保留左右的空間,快速通過


大會的收容車,如果選手落後主集團過久,會被裁判叫上收容車,當然就失去比賽的資格。這台車另外一個任務是協助載運選手的自行車到下一站或是比賽出發地點


比賽結束,帶回滿滿的回憶


最有價值的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