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Fitting Lesson 4- 握把 part 1

握把寬度的挑選首先要知道如何測量肩寬。
這裡所謂的肩膀寬是測量肩膀兩側肩峰(acromion)的距離(如下圖)
這個距離就是挑選握把 C-C(中心到中心長) 的依據。
大部分的人的C-C則落在36-42 cm之間
肩峰的距離
另一個方法是直接上車測量。
有兩個建議測量方法
1.手握在煞變把時,垂直線虎口過肩膀外緣
2.手握在握把上端位置時,上臂外緣垂直地面
手握煞變把,虎口垂直線過肩膀外緣。以這個標準,圖片中看起來握把有些過寬

手握握把上端,上臂外緣垂直地面
不論是哪一種測量方法顯然都會有些誤差。我的肩峰距離40cm,目前握把也選用C-C 40cm。在"垂直線虎口過肩膀外緣"這個測量方法握把看似過寬,在"上臂外緣垂直"這個測量方法下則是剛好。目前我會同時參考車上測量以及肩峰測量兩種數據做為選擇依據。
較寬的握把帶來的好處有
1.騎程穩定性高
2.抽車較有力
較窄的握把好處在於
1.風阻較小
2.集團騎乘比較不會卡到別人
3.手腕的壓力比較小比較容易達到neutral position(見下方說明)

如果以舒適度為考量,那選擇握把的目標應該是要上手握在煞變把時手腕可以呈現Neutral position(這個中文不知道要怎麼說),太寬的握把手腕會exetension,太窄則會flexion。騎乘過程中,neutral position的受力能力應該還是最好的!選擇適當寬度的握把應可解決一部分手麻的問題。
下圖是手腕在不同滑鼠的狀況,跟上述握把的討論蠻類似的。適當的握把寬度手腕會類似最上圖(neutral position),中間是太寬的握把(wrist extension),下方則是太窄的握把(wrist flexion)。
以舒適的設定來說,手腕應接近最上圖較輕鬆
p.s.有人認為使用較寬的握把會使呼吸比較暢快,我個人似乎也有這種體會,但是研究顯示並沒有明顯差異。另外,因為手麻的問題對我來說困擾更大,所以我把C-C42換成了C-C40 cm!

p.s.常犯的另一個錯誤是,誤以為強壯的人肩峰很寬,其實只是三角肌很大,造成肩膀很寬,並非肩峰很寬。就我的經驗,成車配的握把大多偏寬,這當然有商業目的,握把寬一點還可以騎頂多是手腕不舒服,太窄的握把就危險了。

2 則留言:

Macgyver 提到...

這篇你提到手麻
其實我以前騎固定式訓練台
就發覺騎久真的手超麻的
但我所謂的騎久
連25min都不到
同一時期現實路上
我卻不太容易感覺到此現象
我覺得應該是固定一個姿勢

另外 久沒有騎車也會造成手麻
我覺得是因為上半身太多的力量加在手上


另外前幾偏有提到踏板跟腳麻
其實這我也是都很疑惑
因為我只要久久沒騎車
剛開始的那一陣子都會麻
不用久 可能只騎十多分就麻了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 自然就不會麻
早先一開始
我一直以為是因為我換了碳纖底的車鞋
可能是因為這樣造成腳底麻


其實講這些
我只是覺得自行車有些時候
到底是器材 或是設定上的改變
改善了原來的不適
還是說是因為習慣!?
我想這也是我不太喜歡一直換東西的原因吧
畢竟我運動傷害的經驗並不多
既然如此
也就是說我的設定大致上應該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所以我就一直走向"人適應車"
或是"人調整"的這個方向

只是說說我的想法啦~

Paco 提到...

我的想法是,落在合理範圍內的設定,如果身體可以是應那就沒什麼關係。依照你騎車的經驗跟身體的感受,要真正出現很大的設定上的錯誤應該不容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