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處為Internait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0:31:261-264
2000年之後,對於禁藥的使用取締愈趨嚴格,作者想知道,在這樣的前提之下,選手的成績是否會受到影響呢?(關於禁藥問題可參考小弟之前寫過的文章)
環法番外篇-Blood doping(就是禁藥問題啦!)
環法番外篇-EPO
本文作者以環法、環義、環西三大賽的總成績"第五名"的選手的平均速度為計算標準
發現1990-2009年的均速如下圖
在2004年以前均速每年增加0.16km/hr, 2004年到了巔峰值之後每年均速下降0.22km/hr |
而被取締禁藥的人數如下圖,也在2004左右到達高峰
文末特別加上了免責聲明,表示這篇文章沒有要影射任何的禁藥使用者。
文中重點討論如下
1.未何挑選"第五名"做為統計標準?
作者認為,更前面名次的選手,可能是超乎常人的天賦異稟,拿來統計會失真。第五名的選手,是那種會拼盡全力去奪得名次的。同時,如果名次太後面,可能是副將或是有衝刺、登山等等責任的選手,也不適合拿來做為代表。另外,這種多日連續賽事其實是團體競賽。因此,第五名的成績逐年滑落,某個程度上也可以代表集體成績的退步。
p.s.小弟認為,拿其他名次的去做相同計算,未必算的出這麼漂亮的結果
2.2004-2009成績逐年退步0.22km/hr與禁藥關係一定很大嗎?
當然是不一定,但卻可以是很合理的懷疑。集體集體逐年退步,可以用幾個方式解釋。天候不佳、路段難度提高、選手素值下降等等。顯然,上述這些條件要連續五年都呈現一樣的趨勢不太容易。事實上,全世界單車人口還在增加,單車科技的進步也是有目共睹,在大部分的運動也都會看到慢慢被推進的紀錄。因此,作者認為這樣的數據,某個程度上可以猜測是禁藥使用減少所造成的!
1 則留言:
Erik Zabel, a doping confessor, said during the 2006 Tour, iirc, "providing them only water and bread, they can still finish the tour". it's a very two-way sarcasm of appealing a clean sport remedy and revealing the actual dirty practice. -jobi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