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為什麼會抽筋-1

  我們都很習慣的認為電解值不平衡是造成抽筋的主因。因此,補充香蕉、運動飲料等等也被認為對電解值補充、避免抽筋有幫住。然而,這個讓我們習以為常的解釋,在1996年開始就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
  最早對於抽筋的探討來自一百多年前對礦工工作環境的觀察。潮溼、炎熱的環境讓大家認為抽筋與炎熱、大量流汗有關,因此也讓抽筋與”電解質流失”有了關聯。然而,以”熱”來說,大家都有經驗,冬天未充分暖身作運動、在很冷的水裡游泳,也會造成抽筋;而且天氣再熱,如果不運動也不會造成抽筋。也就是說,單獨把”熱”拿出來討論,也不會造成抽筋的發生。
  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電解質,”電解質不平衡導致抽筋”這個直觀的想法也有令人質疑之處。大約在1996年左右,學者對導致抽筋的原因提出了新的假設,這個假設認為抽筋是因為疲勞導致”神經肌肉控制”出了問題,才造成抽筋,以下就”反對傳統電解質觀點”跟”神經肌肉控制觀點”分別提出討論。
  反對電解值不平衡導致抽筋的原因:曾經有研究抽血檢查馬拉松、三鐵選手”運動前”的血中離子濃度,發現會不會抽筋與運動前的電解質無特別相關性。有研究抽取”抽筋時”的離子濃度,發現沒有特別變化。另外比較”抽筋時”以及”恢復後”的電解質,也沒有特別的差異。
  研究紀錄運動前後的體重變化(用以估計流汗的量),再比較流汗多的選手是否比較會抽筋,並無關聯。也有研究比較汗水中”鹽分多寡”與抽筋的關聯,看看是不是電解質流失多的運動員比較會抽筋,也沒有發現關聯性。事實上,汗水中流失的水份遠大於鹽份,如果因為汗水流失導致抽筋,那歸因於"水的流失"會比歸因於"鹽的流失"來的有可能。
  臨床與實驗動物上,確實可以用低鈉等等電解直的改變誘發出抽筋。但是這種抽筋是全身性的(畢竟電解質是分布全身),與一般人運動時的局部抽筋不同。另外,抽筋的時候,給予電解質注射或者喝運動飲料也沒有幫助。綜合以上,用電解直不平衡、電解直大量流失、或者水份大量流失來解是導致抽筋的主因,仍有待商榷。(待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