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Campagnolo Neutron Ultra 輪組保養

日前替客人的 Campagnolo Neutron Ultra 的後輪組進行清潔保養,基本的操作步驟同先前的 Zonda 輪組,兩個輪組的花鼓結構也相當的類似。

Campagnolo Neutron Ultra 後輪組


先拆下左側的塑膠蓋,可以看到調整鈕

轉出調整鈕就可以看到錐形固定環

錐形固定環移出後,就可以從右側取出花鼓軸芯,的確滿髒的

將取出的花鼓軸芯零件,澈底清潔

然後再依序裝回去,軸承的接觸面,要塗上適量的黃油

滾珠的部位上也重新上油

棘輪座和卡體部位上油,只是用不同的油品

調整好花鼓軸芯的間距後,再固定鎖緊

再將飛輪鎖回去後,大功告成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沒吃藥就騎不快了!?

在Dr.蕭的blog上面看到這篇有趣的文章,重點部分與大家分享

本文出處為Internait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0:31:261-264

2000年之後,對於禁藥的使用取締愈趨嚴格,作者想知道,在這樣的前提之下,選手的成績是否會受到影響呢?(關於禁藥問題可參考小弟之前寫過的文章)
環法番外篇-Blood doping(就是禁藥問題啦!)
環法番外篇-EPO

本文作者以環法、環義、環西三大賽的總成績"第五名"的選手的平均速度為計算標準
發現1990-2009年的均速如下圖
在2004年以前均速每年增加0.16km/hr, 2004年到了巔峰值之後每年均速下降0.22km/hr

而被取締禁藥的人數如下圖,也在2004左右到達高峰
作者認為,這樣的平均成績表現,可能與禁藥的減少使用(加強取締)有關。
文末特別加上了免責聲明,表示這篇文章沒有要影射任何的禁藥使用者。

文中重點討論如下
1.未何挑選"第五名"做為統計標準?
作者認為,更前面名次的選手,可能是超乎常人的天賦異稟,拿來統計會失真。第五名的選手,是那種會拼盡全力去奪得名次的。同時,如果名次太後面,可能是副將或是有衝刺、登山等等責任的選手,也不適合拿來做為代表。另外,這種多日連續賽事其實是團體競賽。因此,第五名的成績逐年滑落,某個程度上也可以代表集體成績的退步。
p.s.小弟認為,拿其他名次的去做相同計算,未必算的出這麼漂亮的結果

2.2004-2009成績逐年退步0.22km/hr與禁藥關係一定很大嗎?
當然是不一定,但卻可以是很合理的懷疑。集體集體逐年退步,可以用幾個方式解釋。天候不佳、路段難度提高、選手素值下降等等。顯然,上述這些條件要連續五年都呈現一樣的趨勢不太容易。事實上,全世界單車人口還在增加,單車科技的進步也是有目共睹,在大部分的運動也都會看到慢慢被推進的紀錄。因此,作者認為這樣的數據,某個程度上可以猜測是禁藥使用減少所造成的!

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Novatech 久裕花鼓的異音處理

客人帶著愛車到店裡來,主訴後輪組在上坡重踩時,會發出有如鋼絲磨擦的異音,其實這是後輪常見的狀況,清潔保養之後通常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客人送來處理的後輪,花鼓是 Novatech 久裕的

把花鼓拆開,可以看到棘輪座和卡體的非常地骯髒,也可看到,潤滑油有乾固的現象,其實這就是造成異音的主因,潤滑不足

處理的步驟是先把棘輪座和卡體的部位清潔乾淨

接下來再重新上次一黃油,使棘輪座和卡體有足夠的潤滑,這樣就不會產生異音了

再將花鼓組合好,裝上車就大功告成

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

Bike Fitting - 坐墊挑選-針對會陰麻痺給的建議

本文會寫一些基本的坐墊挑選原則,主要還是針對會陰部麻痺的問題來做選擇希望能給車友一些幫助,
本文主要的參考資料是Joshua Cohen PT, MS寫的 Finding the Perfect Bicycle Seat

坐墊挑選的第一步是要測量坐骨距離,男女的坐骨寬度有先天的差異。下圖為男女骨盆比較。圖中所顯示的角度是坐骨距離會不同的原因。這個角度也可以讓法醫用來判斷這塊骨頭到底是男是女?
Infrapubic angle決定了男女坐骨寬度的差異
Topeak出了這個軟墊,可以拿來測量坐骨距離。有些人使用厚紙板,效果也不錯。需要強調的是,測量坐股距離時背部要幾乎垂直(建議靠著牆壁慢慢做下),此時坐骨才會朝向正下方,可量出較準確的坐骨距離。可能會產生的疑慮是,騎車的時候又不是背部垂直,這種測量有用嗎?正因如此,坐骨的測量只能算是一個參考。
Topeak,Specialized都有推出類似的測量工具,背部稍直坐下才能測出比較準的坐骨距離
依據統計,女性坐骨寬度為134.9mm,男性為116.5mm。如果不是特別的身材比例,也可用此數值做為依據。坐墊挑選的基本條件就是坐骨要落在坐墊設計的甜蜜點上

以下討論關於會陰部麻痺的坐墊挑選

1.造成會陰部麻痺的主因來自於踩踏力量不足。任何fitting的書籍,或者是會陰部麻痺相關的研究,都不斷強調踩踏力量與會陰部麻痺的關係。舉例來說,平常不會會陰麻痺的車友,最常造成會陰麻痺的原因就是輕鬆陪騎,出力太少...

2.挖洞坐墊可以解決會陰部麻痺嗎?大部分的研究指出"單純挖洞",並"不能"解決會陰麻痺的問題。在相同的前提下,挖洞坐墊比起不挖洞坐墊只會在洞的邊緣增加壓力,讓騎士更不舒服,沒有辦法紓解會陰壓力。騎車時,會陰部也需要分擔一些體重。有些車友換了挖洞坐墊後感到舒適,可能是坐墊本身就有其他比較適合你的設計,而不是挖洞。
挖洞坐墊與類似坐墊的比較,紅色部位為壓力較大的部位,剛好都在挖洞的邊緣
3.別人的好不一定是好:下圖是五個人坐同一款坐墊的壓力分布圖。相信這五個人對同一塊坐墊的感受一定是完全不同!

4.弧度的考量:下圖是比較Selle San Marco Zoncolan(左) 跟 E3(中),E3的弧度比較平。Selle Italia Flite Ti(右)則是中間有凹陷。另外也有一些中間有氣墊或者材質較軟的設計,都可以達到減少會陰部壓力的功效。書中建議,不論是平面、凹陷或者較軟的材質都會比挖洞來的減少會陰壓力。

5.形的考量:傳統坐墊比較接近水滴型,踩踏中可能會稍稍卡到坐墊的"腰身"讓你稍向前滑,造成會陰部負重增加。下圖是Fizik Arione跟Velo E3。Fisik Arione類似鯊魚腮裂的設計,就是號稱比較有彈性,可以避免大腿下踩時卡到。該公司也宣稱這樣可以增加踩踏力量。Velo E3則是乾脆削掉整個腰身,目的也是一樣,避免騎乘時身體向前滑動。
寄件者 2012年12月20日

6.面積考量:面積越大,壓力越小。目前似乎沒有辦法可以客觀評估屁股與坐墊接觸的面積量,只能寫在這邊提醒車友挑選坐墊時作為參考。有些坐墊的鼻子比較粗,也可以增加面積達到減少會陰部壓力的功效。但是太粗的鼻部比較容易燒檔也是不能忽略的問題。

7.軟硬考量:這部分也無法客觀評量,主要支撐部位要稍硬,會陰部應該偏軟,不過軟硬很主觀。個人經驗是,用了比較軟的坐墊,因為屁股陷進去會深一點,夏天很熱XD,所以我一直傾向於使用較硬的坐墊

總結
我認為沒有辦法可以憑空說出哪一塊坐墊是最好,最適合某人的。如果目前手上有一塊使用一段時間的坐墊,並且發現他有一些缺點。依據上述的要點以及手邊的坐墊比較,要挑出更適合的坐墊應該就不會太困難了。

p.s.Velo不知道是不是有出錢贊助者本書,書中多處提到Velo E3的優點,這款在台灣能見度好像蠻低的,有人使用過嗎??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庚寅年 EUAQ 尾牙

每年到了歲末年終之際,總免不了揪結大伙,一起吃吃喝喝。日前以車隊尾牙名義,在智陽家,舉辦了今年的尾牙,原本公布在 Facebook 上的活動,有16個人簽字參加,結果人頭一數,來了30個人,真是少見這麼多人數參舉的活動,多難得見面的隊友齊聚一堂,好不熱鬧,參加的隊友各自準備禮物,玩了一場有趣又爆笑的交換禮物活動。


眾車友合影

今日的主食,Pizza 和 義大利麵

眾隊友準備的禮物,準備待會玩交換禮物

在媽袓當兵的嘴砲王,兼程趕回台灣參加尾牙,一開始雖然抽到烤箱,沒多久就被狐狸給換走了

結果嘴砲王換到可愛的羊鴕

最後可愛的羊鴕獎落我們家 elaine,再也沒人出來搶了,呵呵!

Teming 很高興地換來 東湧陳年高梁

沒多久就被柯南給看上了

最後小花出來攔胡,把嘴砲王準備的陳高給搶走了

不克前來的隊醫 paco,準備了一張紙,憑卷兌換高級公路車外胎 Hutchinson Fusion 2 乙條

非常有大叔風格的禮物,underwear 兩件

另外還有肥油貓準備的防水帽,神父戴起來有浴帽的笑果

其它還有各個有趣的禮物交換,就不一一描述

更多活動照片,可以點閱 EUAQ 2011 尾牙 相簿

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TI 鈦車架,搭配 SRAM Force 組車紀實

日前客人送到店裡來的鈦車架,由我們選購零件,組裝,來看看組車的記錄。


客人自備的鈦車架,全車沒有任何貼標,非常低調的風格

雖然是走低調的風格,但零件的選擇是另外一回事,正在安裝中的 Chris King 的頭碗

前叉選用的是 Easton EC90 全 Carbon 前叉

已經安裝好的傳動系統,Sram Force 搭配 Mavic Askium Race 輪組

安裝變速把手和走線中

全車完成,把手帶搭配 Silva Corba 蛇紋系列,視覺效果相當的好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2010 台北野貓賽 Taipei Alley Cat Race 2010


From 101218_alley_cat

一年一度由貝哥哥指南所號召的地下街頭單車賽:台北野貓賽,於12月18號在台北街頭舉行。今年活動由西門捷運站出發,中途點為萬華剝皮寮、敦南遠企、台北市政府,終點則在華山藝文中心。比賽全長約17公里,沒有任何規則,不限車種,只要90%以上是用人力移動即可。可說是自行車賽事中的地下格鬥賽!
From 101218_alley_cat

基本上這個比賽是源自於城市裡的Fixed gear社群的地下活動,而不是正式的比賽,所以各式各樣個性化的單速車、改裝車、潮車等齊聚一堂爭奇鬥艷。基本上幾乎沒有兩台車是一模一樣的。
From 101218_alley_cat
聖誕節快到了,想當然爾會有車友打扮成聖誕老公公來參賽。我想即使是這樣的寒冬裡,穿成這樣騎車也會很熱吧。

From 101218_alley_cat
賽程長度只有17公里,而且城市裡的路況是非常多變的,所以幾乎全程都必須用衝刺的強度,完全沒有喘息的空間,非常累人!


From 101218_alley_cat
日本秋葉原動漫風格的「痛車」也來了。大大的美少女圖像相當引人注目。

From 101218_alley_cat
歐式復古風格的紳士車也出現了。微微下彎的手把,配上真皮座墊和金屬泥除,一整個就是優雅。

From 101218_alley_cat
永不褪流行的蟑螂鬚老鋼管。

From 101218_alley_cat
可愛的Brompton也來參一腳。

From 101218_alley_cat
但是在眾多潮車當中,這位小姐大概奪取了最多人的喝采。她騎的是阿公時代的「武車」!

From 101218_alley_cat
寬厚的避震真皮座墊,全金屬連桿帶動的後煞車,鋼條焊接成的堅固貨架,穩如泰山的駐車架,整台車泛出一種發思古之幽情的氣質啊!

From 101218_alley_cat
女生玩Fixed Gear的人也愈來愈多了。

From 101218_alley_cat
這位女騎士也很猛,騎的是普通的淑女車來參賽,來自加拿大溫哥華的莉娜小姐。

From 101218_alley_cat
成績揭曉,第一名是店裡的常客,斯文眼鏡男GUS,只花了二十幾分鐘就騎完了!十七公里加上沿路的車流、紅綠燈(假如他有在停紅燈的話),真的不知道要怎麼騎才會這麼快!


From 101218_alley_cat
也有女生參賽者的獎項。

From 101218_alley_cat
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最後一名」的獎項。阿財說因為不能鼓勵在街道上飆車闖紅燈之類違法亂紀的行為,所以前幾名不給獎,而是要給騎得最慢最安全的!
而這最後一名正是那台「武車」的女騎士。她開心地高舉雙手,號召大家一起來騎武車,發揚台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