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Powertap G3 Hub Powermeter 功率花鼓手編輪組

Powertap 在近來的功率訓練流行之前,即活躍於市場,即使現在,市面上眾多的品牌、款式功率計,在實測時,總少不了以 Powertap 功率花鼓編組成的功率輪組,做為比對的基礎,可見 Powertap 的功率花鼓在業界算是一個重要的標杆。
車主原先的 Powertap 花鼓是舊款的,得知原廠有一個 Renew 方案,可以將核心昇級為最款版本的,於是就拆解花鼓寄回原廠,然後收到的是全新的 G3 花鼓。

Powertap G3 後花鼓 + 行雲流水鋁木框

採用 DT Competition 雙抽鋼絲,2x 交叉編織

車主原先的 Powertap花鼓,拆解之後寄回美回去

車主收到的是全新的 G3 花鼓,除了 ANT+ 之外,也支援藍牙的通訊協定

新花鼓的直徑比原花鼓小很多,所以需要訂新的鋼絲來重新編輪

花鼓上印有 ANT+ 和藍牙的 logo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Campagnolo 大盤昇級 Enduro Zero Ceramic Bearing 陶瓷培林

Campagnolo Chours 昇級 Enduro Zero 陶瓷培林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樂騏單車清潔保養

即日起,樂騏單車恢復清潔保養的服務,定期的清潔保養,是讓心愛的單車,騎的長長久久的不二法門,可以及早發現車上的問題,適時地做妥善的處理。


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

Elite Arion Mag Roller 滾筒式練習台

來自義大利的 Elite Arion Mag Roller 滾筒式練習台,技師最喜歡的室內練習器具,由於是整車完整的放在練習台上,所以和實際騎乘的感受最為接近,鍛錬體力的同時,也可以同時訓練平衡感,因為是模擬騎車,所以也會有摔車的風險。滾筒式練習台因為兼具平衡感的訓練,尤其在高迴轉數,踩踏需要很完美的畫圓,所以一直是專業騎士依賴的訓練工具之一。這款 Elite Arion Mag Roller 練習台除了傳統的 Roller 滾筒之外,還多了一組 Mag 磁阻的設計,可以提供一定範圍的阻力設定,以加強訓練效果。

Elite Arion Mag Roller 滾筒式練習台

打開的練習台,和傳統式的練習台看起來沒什麼兩樣

中軸提供了 Mag  的設定,可依需求調整 0 1 2 三段阻力

前滾筒的位置可以配合單車的軸距可調整

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

Ryobi ONE+ 18V Power Inflator 電動打氣機

這次介紹這款 Ryobi 的電動打氣機,採用該公司的 ONE+ 18v 鋰電池供電。公路車胎使用一般的打氣筒並不困難,為什麼要這樣的打氣機呢? 以這次的環太湖賽為例,6位選手有6台公路車加上兩台備用車,早上就要替16顆公路車胎打氣,外加6個備用輪組,一趟下來就滿頭大汗了,然後連續8天,對體力也是一項不小的負荷,所以有的車隊會準備打氣機,接室內電或汽車電源的都有,市面上也有一些類似的產品,只可惜國內都沒人引進。
這款打氣機在中國有銷售,原本的計劃是在今年的 環太湖賽之前購買,然後直接寄到入住的酒店,這樣整個比賽期間,就有這組打氣機,可以節省不少人力的負荷,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等收到打氣機時,比賽早結束了,所幸這工具平常也用的到,體積小攜帶方便,支援活動時也可以派上用場,就連幫汽車打氣都不是問題,開個箱來看看吧。

就是這台 Ryobi P737 打氣機,原本是設計給汽車用的,確有個最高壓力可達 150psi 的壓力錶
陰錯陽差之下,在中國拿到的只有這兩樣,18v 鋰電池和充電器,這兩樣都是副廠的產品,會這樣的選擇是因為這款充電器可以直接使用 110 ~ 240v 的電壓充電,不管在台灣或出國,都很方便使用
到手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原本的美式氣嘴頭剪掉,然後換上 KCNC 的打氣頭
新換上 KCNC 打氣頭的 Ryobi 打氣機
這是某年環海南島賽時,別隊的機械師連壓縮機改裝的打氣機都扛去用了,體積是不是差很多? 其實技師更喜歡用壓縮機改裝的打氣機,非常地安靜,只是又大又重,實在很難帶出門
配件槽裡有球針,吹氣頭,還有一個法式轉美式的轉接頭,說明這款打氣機應付公路車的高胎壓是沒問題的
實測將原本輪子的氣完全放掉,然後開始打氣一直到 120psi,總共耗時約33秒,不算快但也還可以接受

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都樂 Thule Touring 200-M 車頂式行李箱

都樂除了生產高品質的攜車架之外,還有眾多可以外掛在汽車車身外的配備,例如 Touring 車頂式行李箱,只要有車頂架,就可以附加上去,頓時增加攜帶行李的空間,流線的造型設計,美觀大方,不怕風吹雨淋,實在是方便又實用的配備。

Thule Touring 200-M 行李箱,容量有 400公升
這個大概是本店有史以來,體積最大的開箱文
車頂式行李箱採雙面側開式的設計,方便又實用
左右兩側皆附有鑰匙,需蓋好上蓋,上鎖後,鑰匙才能拿下來,不錯的設計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Tour of Taihu Lake 2017 環太湖國際自行車公路賽

往年的環太湖公路賽是接著環海南鳥公路賽之後,來自法國的 Delko–Marseille Provence KTMMarseille 車隊通常會接續著參加,也因為時程的關係,技師一直沒有機會參與。
今年環太湖賽把時間提前到10月中旬,加上因為時程緊迫,今年改派技師參加環太湖賽,UCI 2.1 等級的比賽,日期是 10/10 ~ 17日,共分8站,賽事規劃基本是延著太湖週邊的城市,最北有跨過長江,來到了南通市,對於瀏覽江南風光,是個不錯的機會

環太湖賽比賽路線圖

大會提供的單車維修兼儲車區,直接用帳棚隔成每隊一間,好處是通常設在停車場,隊車可以方便地近上下貨,但是江南多雨,遇到刮風下雨,就很麻煩了

帳棚式的維修區,另一個優點是可以把掛在支架上,滿方便的

唯一一站設在地下室的維修區

Sram 是車隊的贊助商之一,全隊採用 eTap 變速系統,裝有 blip 就可以一手按兩顆

新大會提供高壓清洗機,拿來洗車滿方便的

最後一站結束後,就是緊湊的打包時間

太湖還真是大啊

新環太湖賽在場地的規劃上,相對簡單一點,隊車通常就停靠在路邊,選手也是就近地隨意亂坐

比賽由無鍚個人計時賽拉開序幕賽

選手準備出發

比賽進行中

非常詭異的一站,吳江太湖新城繞圈賽,在封閉的高架橋上繞6圈,絕對安全,也絕對沒觀眾

Benjamin 拿到兩個分站的第三名

比賽跟久了,自然有機會可以上電視轉撥

新車隊所有選手和工作人員的合影

新比賽結束,帶回來的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