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Strength Cond Res. 2011 Mar;25(3):629-33.
Effects of saddle height on economy and anaerobic power in well-trained cyclists.
這篇文章主要是想比較在座高設定上,使用
1.下死點25度
2.下死點35度
3.跨高*109%
哪一個的無氧騎程表現會比較好(本篇的研究對象都是菁英選手)
圖中紅點就是文中所提的角度 |
先前寫過兩篇關於座高設定的文章,有興趣的版友可以看看
Fitting Lesson 1- 座墊高度設定 part1
Fitting Lesson 1- 座墊高度設定 part2
老規矩,把結論先告訴想省時間的版友,"下死點25度膝蓋彎曲會提供最佳的踩踏效率"
幾個有趣的議題提出來討論
1.下死點如何測量,文中的測量方式與我們做fitting的方式相同,參考點如下圖
圖中1,2,3分別為(有興趣的版友可以用英文查詢如何取這三個點):
(1)股骨頭 greater trochanter
(2)膝蓋外凸點 Lateral epycondyle
(3)踝關節外側凸點 Lateral malleolus
這邊可以看出,此三點決定的角度,與"踝關節"無關!
2.文中提到以"跨高*109%"為標準,有45%的人不會落在下死點25-35度的範圍內
雖然文中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一樣以跨高*109%為基準,膝關節下死點彎曲角度會差這麼大。但是我想原因就在踝關節,每個人在使用了跨高*105之後腳踝的高度顯然會有不同。高踝踩踏的,膝蓋彎一點;低踝的反之,推測在精英車手中要高踝還是低踝也沒個準。
3.動態測量還是靜態測量
本文是靜態測量,就是踩幾圈感覺順了以後停在下死點,並且重複測量許多次得到平均質。個人認為,如果使用靜態測量,也就是騎士踩在下死點測量,那每一次的差異可能不小,騎士的主觀動作也會影響很大,另外踩到下死點的時候重心放在哪邊也有影響。
動態測量在踩踏平順之後應該可以量到比較穩定的角度,但是要注意"踩到底"與"開始拉"這兩個動作其實看起來都在下死點,膝關節角度會有些變化。我覺得應該要"動態"取多個迴轉中的"膝蓋彎曲最小值"做為平均。或許可以寫信問問他們這樣測量的理由為何?
4.文章中提到,以往的研究,除了效率之外,從運動安全的角度來看,座高還是最重要的
這點主要是想提醒座高過低可能對膝蓋造成的傷害,建議車友還是要把座高拉高一點(太高也是受傷的XD)。
5.文章的結論是"下死點25度,無氧運動表現較佳",但是自行車大多是有氧運動啊....
文章有提到,研究的無氧測試,可以作為有氧運動表現的推測。我想,原因是有氧測試要搞到好幾個小時實在太辛苦了。做個無氧運動代表一下就可以了XD
這篇文章給我的啟示
1.要把座高拉高一點是大家有的共識,而以膝關節作為拉高的依據是比較適當的
2.拉高坐墊之後,腳踝會跟著有變化,這個變化因人而異。還是以膝蓋為準則!
4.文章中提到,以往的研究,除了效率之外,從運動安全的角度來看,座高還是最重要的
這點主要是想提醒座高過低可能對膝蓋造成的傷害,建議車友還是要把座高拉高一點(太高也是受傷的XD)。
5.文章的結論是"下死點25度,無氧運動表現較佳",但是自行車大多是有氧運動啊....
文章有提到,研究的無氧測試,可以作為有氧運動表現的推測。我想,原因是有氧測試要搞到好幾個小時實在太辛苦了。做個無氧運動代表一下就可以了XD
這篇文章給我的啟示
1.要把座高拉高一點是大家有的共識,而以膝關節作為拉高的依據是比較適當的
2.拉高坐墊之後,腳踝會跟著有變化,這個變化因人而異。還是以膝蓋為準則!
2011.06.20
補充一下,這邊說的跨高*109%是踏板下死點到坐墊頂,不是BB中心到坐墊頂,感謝砲爹提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