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Bike fitting-與會陰麻痺相關的調整
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無鼻坐墊(小鳥不麻痺) Part-2
NOISH用了壓力感測器,發現騎士在坐墊鼻端的體重分部平均為22%(壓力算起來是2.3 pounds/square inch),在坐墊比較寬的部分為78%(壓力2.9pounds/square inch)。雖然分部的重量在鼻端比較少,但是因為鼻端面積也比較小,壓力算起來是差不多的。NOISH建議騎士改用無鼻坐墊以及適時增加抽車。
NOISH在2008年有一個追蹤的研究。91位巡邏員,平均體重97Kg,平均一週騎乘24小時。給予無鼻坐墊六個月之後做調查。會陰部的麻痛感從73%降為18%,勃起功能有明顯改善,六個月後只有三位警員換回傳統式坐墊,其他皆繼續使用無鼻坐墊。但是夜間勃起時間(nocturnal erection)在六個月之中並沒有改變。
從Part-1到目前為止,似乎無鼻坐墊在減少會陰部壓力部分好處多多。但是也有許多不同的看法是需要注意的。首先,警員騎車的時間比起一般休閒騎士要長很多;警員騎車的方式應該是比較輕鬆的踩踏,這樣會增加坐墊分擔的體重。警員騎車的姿勢應該是比較"不趴"的,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這種巡邏警員的工作型態,兩三個警員騎在一起輕鬆踩那種畫面。比較不趴的姿勢也會增加屁股的負擔。
綜合上述的想法,可以理解警員是比較有可能因為坐墊壓力造成會陰部不適的族群。同時也可以說明他們為什麼比較適合無鼻坐墊!
坐墊的鼻子除了壓迫你的會陰之外,是做什麼用的勒?其實,坐墊的鼻子對騎乘平衡是很有貢獻的。當我們右腳下踩時,車子自然微偏向左邊,這時左大腿內側會頂到坐墊的鼻子,也就貢獻了騎乘虛要的平衡。這種效應越是用力的踩踏會越明顯。無鼻坐墊顯然沒有這樣的平衡功能,因此也有因此摔車的例子。這種協助平衡的功能在放手騎或者轉彎時更為明顯。另外一個無鼻坐墊的缺點就是屁股可以前後移動的範圍會變小,無鼻坐墊的設計就是要把坐骨放在甜蜜點,一般坐墊則都會有一些前後移動的空間。
警員顯然不是會用力踩踏的族群。另外,警員的騎乘方式,會增加身體在坐墊上的重量比例,反而會讓屁股在坐墊的摩擦力更大,因而比較穩。一些操控上的問題,NOISH則是認為在經過六個月的學習之後會有所進步。
結論
如果你是一個比較輕鬆騎乘,上半身坐姿比較直立的騎士,利用無鼻坐墊來減低會陰部的壓力可能會有些幫助。如果你是比較競速型的騎士,身體前傾的姿勢原本就會減少你在坐墊上的重量,也減少摩擦力與穩定度;再加上少了提供穩定的鼻子,踩踏時的平衡會變差,我所參考的資料不是太建議使用。
p.s.有人用過嗎??
無鼻坐墊(小鳥不麻痺) Part-1
看了一本關於挑選坐墊的書,想要寫一些心得,卻不知道該從何下筆(挑坐墊也是個大學問啊)。
書中有一個單元介紹無鼻坐墊,算是比較獨立的單元。網路上也看到有些車有開始使用,就先來談談無鼻坐墊吧。
先來看圖,無鼻坐墊的款是五花八門,下面兩款是我隨手goole來的
無鼻坐墊主要的設計理念是上受力點集中在"坐骨"(如下圖所示)以減少會陰部受到的壓力
無鼻坐墊主要是被一個叫做NIOSH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uppational and Health所支持(應該是負責執業災害的單位?)。2000年五月,NOISH針對加州長灘的自行車巡邏員(Long beach Bicycle Patrol)研究。想知道巡邏員會陰部的不適與自行車坐墊的相關性。原文連結如下
http://www.cdc.gov/niosh/hhe/reports/pdfs/2000-0305-2848.pdf
這些巡邏員每天騎車約六小時,一週五天。這些巡邏員已經使用Serfas中間有挖溝的坐墊,通常是聲稱可以減少會陰部的壓力。文章並沒有說是哪一款(可能是怕說了以後賣不出去)
結論是這樣,15位有回覆問券的巡邏員中14位說在使用了新式的中間有溝坐墊仍然會有會陰部、屁股等部位麻的問題。平均在騎乘1小時41分以後發生,麻的感覺則會維持2小時35分左右。夜間勃起時間*(Nocturnal erection)佔全部睡眠時間的比例為26.2%,相較於一般男性42.8%來的少
該文章最後的結論就是中間挖溝的坐墊設計,對於減少會陰部壓力並沒有幫助。雖然並沒有騎士真的因此造成"性無能",但是從主觀的會陰部麻等不適的感覺,仍有"可能"造成生殖上的困難。文末則建議應該換成"無鼻坐墊"才能真正減輕會陰部壓力!
p.s.1.Nocturnal erection:男性在睡眠中會有自然的勃起週期。可以用來評估生理上性功能是否有障礙。比方說如果有人有勃起障礙,想要區分他是心理上或者生理上的問題,會去評估他的夜間自然勃起(Nocturnal erection)時間佔全部睡眠時間的比例。如果這個比例跟一般人差不多,那就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勃起障礙。在研究坐墊對性功能的影響上,常常拿夜間勃起時間做為評估的表準之一
p.s.2.大家先別急著換坐墊,等我下一篇寫完!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純棉胚布手工單車包
純棉胚布手工單車包,目前有這三種顏色,其它顏色和款式還在努力中。 |
綠色款的純棉胚布手工單車包 |
牛皮製的扣帶,可以輕易地將包包固定在車手上 |
綠色這款,在包包的前面有開一個小袋,方便放些隨身的東西,可在騎車行進中,不需要開拉鏈,而可以直接拿取 |
手機放在小袋中的實照 |
多雨的台灣,防水是畢要的考量,包包的內部縫有防水布,加強防水的效果 |
淡褐色的基本款 |
紫色這款除了小前袋外,還有快拆式背帶,除了單車包外,不騎車也可以當隨身包包使用,非常適合女性車友使用 |
紫色款和背帶 |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2011 Cycle Passion Calendar 自行車賽月曆
貨運送來不知名的箱子 |
打開看,原來是 2011 Cycle Passion Calendar 自行車賽月曆 |
月曆是完整地包裝在牛皮紙袋裡 |
偷偷的看一下內容,大家一定最關心明年的春節假期 |
每個月都有一張主題照片和賽事,可以陪伴您一整年 |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低跨點的 Krex Pro Race 8.9 登山車
Krex Pro Race 8.9 登山車 |
這台車是準備給家中長輩的,所以設定上以輕鬆騎為最大考慮,變把和剎把為 Shimano Deore |
龍頭改為高角度的,同時裝上碼錶 |
Deore 的後變,配上紅色的外管 |
Driveline 的傳統式大盤,變速效率不若 shimano 大盤犀厲,不過還可以接受,同時已經換上 KCNC 陽極紅的自退螺絲 |
輪組採用 Formula 花鼓 |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Fitting Lesson 5- 其他
這篇文章將把一些沒有談到的設定(主要是上半身的部分)做個總結。
另外,還有撰寫這一系列文章的心得。並感謝這一段時間有在看文的朋友!
先來談談肩關節與肘關節,Fitting的目標讓騎乘時肩關節儘量維持在90度(如下圖)。肩膀的後方有最強的支撐力。這也是肩關節脫臼都不容易從後方脫出的原因。肩膀後方較為強壯,可以接受比較大的衝擊,上半身也可以在此設定下較為放鬆,計時賽或是三鐵選手使用的騎姿不僅可以達到低風阻,上半身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費。
![]() |
不管是爬坡,或者是平路計時,90度左右的肩膀角度都能提供良好的支撐 |
另外,手肘在完全伸直時為上臂骨、前臂骨兩塊骨頭相碰。如果遇到坑洞,受傷的機會比較大。過直的上臂也容易造成肩膀僵硬。既要省力又要防震,有些資料建議手肘彎曲約15度,不過我想那並不是什麼太精確的限制。主要還是強調不要直直的撐在那邊就好。
![]() |
圓圈處是上臂與前臂骨頭交接觸,過直的手肘會造成兩處的碰撞 |
前幾篇文章曾經提到關於髖關節的設定:"騎士在握住握把水平部位的時候,該角度約為45度。握住握把下端時,角度小於30度"握把下端的角度希望小一些,可以減少空氣阻力。那握把上端的髖關節角度是基於什麼需求呢?
![]() |
紅點是髖關節設定參考角度 |
![]() |
髖關節抬到某個角度以上,所需要費的力氣就會增加 |
後記:從這一系列的文章,可以看出一輛單車的設定邏輯,從膝蓋、腳踝開始,把座高、卡踏、坐墊前後先搞定。接著調整籠頭高、龍頭長、握把寬。幾次的經驗發現,理論很簡單,真的在fitting卻會遇到一些身材比例、手腳長所衍伸出來的問題。要盡可能符合希望的設定範圍需要費一點功夫。
另外兩個心得與大家分享
1.從這樣的fitting流程可以看出。比較可能因Fitting需要更換的是龍頭與握把(其他部分可以靠調整)。然而,往往花了五、六萬甚至十萬以上買車、或者好幾萬換了輪組都不覺得昂貴。但是提到更換龍頭握把就猶豫了。我也有這樣的經驗,騎FUJI成車騎了三年,研究了這一段時間的fitting,才毅然換掉長期讓我不舒適的龍頭及握把,主要是把龍頭換短以及握把換窄,整體舒適度因此大大提升!
2.從前我以為單車是很全面的運動。同時兼顧有氧與肌力。雖然上半身出力不多,但是可以訓練許多增加軀幹穩定的肌群。但是從公路車的設定可以看出,下半身講效率、上半身著重"休息",只做騎車一項運動,上半身包括腰背的訓練是不足的。因此,單車愛好者最好能適時增加上半身以及腰背部的訓練。我覺得伏地挺身與仰臥起坐是比較容易融入日常生活的訓練項目。我的好友也是生物力學博士班哲明建議"硬舉",可以全面性的提升肌力,又可以解決騎士缺乏負重運動的困擾。但是日常生活去哪硬舉啊?舉家裡的床好了,重量不夠再請家人坐在上面......
![]() |
台灣健力女將陳葦綾硬舉英姿 |